【#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区关工委推进基层关工委组织建设情况汇报》,欢迎阅读!

针对城乡一体化新情况 采取新办法 扎实推进农村(街道、镇)基层关工委组织建设
近年来,江北区委区政府按照中央和省市精神,积极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在这种大的背景下,江北城乡大拆迁、大建设,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是目前江北最靓丽的景观。尤其是涉农街道,农村成片拆迁,新建区域不断涌现,总体上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农村村庄成片拆迁或正在拆迁,人员集中进入安置小区或暂时自行安置,原行政区域被打乱(例如洪塘街道、甬江街道三分之二村已经拆迁或正在拆迁);二是农居混居,村社重叠;三是农村新型小区 。
专题总结调研,以总结点上创建经验,推动面上工作。
慈城镇上岙村依山而居,山清水秀,是江北的生态文明村。青少年在校学生有100多人,占总人口12%。该村有很好的关工委班子,建有专人管理的老少活动中心,以暑期为主经常开展青少年活动,同时活动经费有保障。镇关工委要求该村2010年单独创建市级“六有”村关工委。
庄桥街道河西社区位于老街道镇区,是典型的农居混居、村社重叠区,辖区与街道孔家村、葛家村等混居重叠。近年,街道在河西社区开发楼盘新小区,社区与街道文化中心结合在一起,并且建有一定规模的社区科技馆等文化设施,非常适合青少年教育活动的开展。同时社区有很强的关工委班子,在开展青少年教育活动方面有独到的优势。而周边的葛家村、孔家村等恰恰缺少这些硬件设施和人才资源。为此,从去年开始,街道关工委试图以河西社区为中心,与周边村进行“村社结对共建”,优势互补,在青少年教育活动方面进行合作。今年,在街道关工委的牵头下,召开“村社共建”联席会议,进一步明确共建单位范围、各自工作职责及青少年教育活动计划。
甬江街道北郊片农村社区服务中心,是我区首个区域性的为村民提供综合性的服务机构。投资近千万,各种文体教育设施及青少年科普教育设施健全,而且还配有专门的教育服务班子及老同志队伍。街道党政领导及关工委,把中心作为区域农村青少年(包括外来务工子弟)教育活动基地。今年的教育活动计划已经安排好。下步要做的是以中心为依托和龙头,把区域五个行政村及辖区学校、社区等带动起来,形成区域性青少年教育活动共同体,提高青少年教育活动效果。
而甬江街道北郊片的梅堰社区是纯粹的外来务工社区,外来子女集中,教育管理问题非常紧迫。2007年开始,街道关工委与宁大体育学院签署“校社合作”协议,在梅堰社区成立“甬江关爱中心”,教育服务对象主要是外来务工子女,几年来,活动内容不断深化和拓展,管理队伍也不断完善。今年社区关工委将在社区生活区举办托管班。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mkF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