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学前教育专业岗位证书”培训考试内容——幼儿园教育(一).doc

2022-10-26 04:17: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上海市“学前教育专业岗位证书”培训考试内容——幼儿园教育(一).doc》,欢迎阅读!
上海市,培训考试,学前教育,幼儿园,岗位
上海市“学前教育专业岗位证书”培训考试内容

——幼儿教育(一)

1、教师是幼儿教育者、保护者,这与幼儿的平等关系是否是矛盾的?

答:不矛盾。首先,作为一个社会的成员,教师与幼儿的地位是平等的,都有人的共性。其次,就社会的责任和义务而言,两者又是不同的,教师是教育者、保护者,幼儿是受教育和被保护对象。教育必须以尊重为前提,以培养独立的、成熟的权利主体为长远目标。只有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培养“人”的教育

2、教师与家长合作共育中扮演的角色? 答:【包括】1)教师是学前教育机构的迎宾者;2)教师是儿童家庭隐私的保护着;3)教师是家长心声的倾听者;4)教师是儿童家长施教的合作者;5)教师是儿童家庭教育的指导者;6)教师是儿童家教指导的研究者;7)教师是儿童家长参教的评价者。

3、教师必备的技能和能力?(是不是说喜欢孩子就可以当好幼教?)

答:不是。虽然情感第一,但也需要理智地爱。教师应具备以下技能和能力:

1观察力: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理解幼儿的能力。包括:随机的观察、计划的观察。 2沟通的能力:是相互作用的。【包括】:教师与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沟通能力和促进幼儿间相互沟通的能力;有非语言的、语言的沟通方式。 3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主要包括制教育方案和执行教育方案的能力。后者又【包括】调控教育过程的能力,恰当地利用各种组织形式的能力,指导游戏的能力,随机教育的能力,评价教育活动的能力。

4、教师应掌握哪些沟通能力? 答:【包括】:①引发交谈的技能:善于用多种方法引起幼儿对某个特定话题的兴趣。②倾听的技能:用恰当的言语或非言语方式热情地接纳和鼓励幼儿谈话,让幼儿产生“老师很喜欢听我说”的喜悦感和自信心。③扩展谈话的技能:用幼儿能够理解的方式向幼儿提供适宜的信息、词汇或问题,引导幼儿把谈话延续、深入下去。④面向全体、注意差异、有针对性的谈话技能:根据幼儿的特点使用不同的话题、方式、词汇、语速等有效地刺激幼儿交谈。⑤结束交谈的能力:适时地结束谈话,让幼儿表现出满足感。

5、为什么进行非语言的沟通? 答:【原因】一是对幼儿来说,动作比语言容易理解:动作远比语言更容易表达教师对幼儿尊重、关心、爱护、肯定; 二是幼儿需要教师的身体接触,有利于安定幼儿的情绪,让幼儿感到稳定、安全、消除紧张。

6幼儿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答:【包括】1教育的一般原则 :①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利的原则;②促进儿童德、智、体诸方面和谐发展的原则;③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④充分利用儿童、家庭和社会教育资源的原则。 2)幼儿教育的特殊原则 :①保教合一的原则;②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教育的活动性和活动的多样性原则;④发挥一日生活整体教育功能的原则。

7、怎样保证教育目标能在幼儿园中实施?

答:1)关于目标的逐层转化。在目标分解的过程中,【应注意】:①正确地、清楚地、全面地理解和把握幼儿教育总目标和各层次目标的内涵和相互关系,有连续性和一致性。②教育目标的涵盖面要全。③根据地区、幼儿园、班级的实际情况,教育目标在实施中,在全面发展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地有所侧重。④在目标实施过程中,教师必须根据目标来选择相应的教育内容、活动方式、组织形式、指导方法等来确保目标的实现。 2)院长和教师在教育目标实现中的作用,即重要的保证。 3) 实现统一的教育目标和注重个别差异:目标的实现值允许有一定的个体差异;既有统一化,也不排斥个性化、多样化。


8幼儿园内环境的特点 答:【包括】1环境的教育:让幼儿园的每一个平方都发挥教育功能,把教育意图渗透在环境之中;2环境的可控性:环境的构成处于教育者的控制之下;3影响幼儿园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物质条件、人的要素、幼儿文化

9、为何幼儿教育可以成为整个幼教的核心地位,原因?

答:我国幼儿教育已成为整个幼教的核心。主要原因:一是幼儿教育社会重视的程度。有着高投入、可控性强、福利性的特点。 二是幼儿教育对幼教系统的重要性。幼儿园教育是整个幼教中最能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要求的,因而具有导向作用;幼儿教育最集中、最全面地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状况。

10、幼小衔接的原则?

答:幼小衔接的工作最基本的原则是将之纳入到素质教育的轨道。具体【表现】为:1)长期性而非突击性:幼儿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基础阶段,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光荣任务。 2)全面而非单项的衔接:衔接应当从幼儿体智美各方面全面地进行,而不是侧重某方面。 3)与小学衔接而非小学:幼小衔接是针对儿童发展上的过渡期,在幼儿园和小学所采取的与之相应的教育

11、怎样认识教育不等同与发展又能够影响发展? 答:1教育不等同与发展:幼儿园所实施的教育,若无视幼儿的主体性,不考虑幼儿的内部需要和其内部结构的特点和发展水平,是不可能奏效的。

2)教育能够影响发展:教育促进儿童发展的可能途径是依据关于发展的知识,巧妙地唤起自我运动,有意识地引发过程。另外,由于幼儿阶段个体发展对环境因素的依附趋向较大,幼儿阶段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水平很低,个体对自身发展尚不能进行自觉、有意识的控制,这种巨大的可塑性是幼儿期的教育比以后任何阶段更难发挥强有力的影响。

12、如何为幼儿安排好一日的生活,让他们在园感到安全、快乐,得到游戏学习和成长? 答:应该要做到以下【几点】

1)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幼儿感到温和、安全。2)创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习环境。3)活动要适合发展,使幼儿感到学习愉快。4)注意幼儿自选活动与教师组织指导活动之间的平衡。5)一日生活的安排应具有稳定性、规则性和灵活性。6幼儿的活动具有多样性,要动静交替。7幼儿学习必须建立在真实的经验和参与的基础之上。8游戏幼儿学习可或缺的形式和方法。9)提供家长参与幼儿园生活的机会。10)评价每天的活动计划

13、为什么游戏幼儿各类活动赖以进行的最好载体?

答:游戏幼儿最主要、最重要的现实活动。由于游戏最符合有的心理特点、认识水平、活动能力,能最有效地满足幼儿的需要,促进幼儿的发展。游戏促进幼儿身体的发展、认识的发展、社会性的发展、感情的发展。因此,……

14、为什么幼儿的发展是其个体因素与周围环境主动、积极地相互作用的结果?

答:幼儿的发展是一个以幼儿自身为主体的个体因素与环境因素互动的过程;是一个将来自外在教育影响在自身的内部结构中完成的转化过程,即“刺激的自我化”过程。幼儿积极主动地作用、反映和理解客观现实,通过客观现实的主动建构而非简单复制,是自己的内部结构发生质变,从而实现个体的发展。因此,应注意到教育不等同于发展;教育能够影响发展;幼儿的发展存在个体差异。所以……



15、什么是学前儿童生理发展的加速现象?原因表现?

答:儿童生理发展的加速现象指儿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世代的更新,其身体生长、发育的速度加快,逐渐早期化的现象。【表现】:一是生长加速,如儿童的身高、体重比过去有明显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lUP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