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形势与政策社会实践报告》,欢迎阅读!

调查名称:关于农民环保意识的调查
二、 调查时间: 20XX 年 1 月 20 日—— 20XX 年 1 月 25 日 镇 三、 调查地点: XXX 市 XXX XXX 村 四、 调查对象: XX 村村民 五、 调查人数: XX 人
我镇村民在农村经济发展、 农民收入持续提高的同时, 由于农村生活污水、 垃圾排放量 增大, 种植养
殖业废弃物逐年递增, 化肥农药施用量居高不下等原因, 导致农村地区环境状 况日益恶化, 环境质量明显下降, 不仅影响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存环境与身体健康, 也制约着 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一名有环保意识的我, 觉得很有必要对我村村民的环保意识作 番调查,以了解我村的环保之路还需走多远才能获得大家认可。 在这次调查中,因为多调 查对象都是我的家人或邻居, 所以我决定采用以拉家常的方式来调查, 我把本次调查主题定 为提高村民环保意识。
本次调查的主要问题有三点: 对环境保护的必要性的了解程度。
经过六天的连续调查,本次的调查阶段结束了,得到的结果如下:
1、对垃圾的处理方式。 2、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 3、
1、对垃圾的处理方式的调查结果显示: 74%的人对电池及不可降解的垃圾随意处理,
16%的人选择挖坑埋掉, 剩下 10%的人根本分不清什么是可降解, 也不知道电池这类垃圾不 能乱扔。另值
得的提出的是本村没有设置垃圾集中处理点, 更没有人来收集这些垃圾去处理。 全体村民表示如果有集中的处理点,他们愿意将垃圾带去集中处理点处理。
2、对环境保护重视程度的结果显示:如果有科普知识下乡免费教授,
学习, 18%的人无所谓, XX% 的人愿意学习。
70%的人不愿意
3、对环境保护知识的了解程度的调查结果显示: XX% 的人表示了解很多环境保护知识, 18%的人表
示了解一些环境保护知识, 70%的人表示不太了解环境保护知识。
另我还对我村周边环境进行了调查, 发现用来输水以灌溉稻田的河道污秽不堪, 其中还 有农药瓶以及一些废弃的衣物。 通过对周边环境进行的调查我了接到, 我村的环保之路任重 而道远。
鉴于以上情况,我的建议如下:
1、环境保护意识的宣传教育要从最贴近农民生活的细节入手,让环保知识以小妙招、 小窍门的形式和
他们零距离接触, 拉近知识与生活的距离, 消除农民的抵触情节。 我们在本 次活动中和村民们聊的话题不是环境保护利国利民的大道理, 也不是空喊保护我们共有的家 园等口号 ;相反,我们与他们聊生活中的小窍门、小妙招,并赠送给他们有关环保的小窍门, 比如说醋的妙用, 盐的多种用途等生活中常用却鲜为人知的常识和技巧, 而且我们当场演示, 让他们看到所产生的良好效果。 他们所表现出来到好奇与惊讶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看到了环 保给农民们带来的惊喜。
2、环境保护要从思想先进者抓起,树立典型和模范。有人开个好头才能打破“没有人 做我也不做”的恶
性循环,才能迈出村民共环保的第一步。
3、采取奖惩并举的措施。如果只有奖励,而没有一定的制约与处罚手段,还是不能够 引起他们对环保
的足够重视,无法取得很好的收效。 只有采取一定的处罚手段,才能够强 化他们的环保意识。从而树立增强环保意识这一概念。
4、政府部门也应更用心的致力于农村的环境保护,以响应当下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 事无巨细,我觉
得首先应该在各村各设设立垃圾处理点,派专人负责垃圾分类处理。
环境是人类生存的条件,也是人类发展的根基。当前,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
和谐发展, 已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识, 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迫切任务。 在 人与环境的关系中, 环境是客体,人是主体, 所以解决环境问题应该从人这一主体入手。中 国农村人口占中国总人口的
56%,故而农民在环境保护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现阶段最
主要的矛盾在于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不强, 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尚不足, 对环境保护的知识很 欠缺。政府对农
村环境保护重视不足,力度不够,投资甚少。
七、调查意义: 这次社会调查活动让我的第二课堂得到了延伸,让我走出了学校, 走进 了社会, 深入地了解了社会, 同时也融入了社会。 这次活动让我对当下环境保护的现状有了 更深层次的认识, 让我跨上了一座学校和社会的桥梁, 让我将个人责任感同社会责任感联系 到了一起。同时这次活动让我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锻炼了社会实践能力。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l1h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