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民国第一才女林徽因与徐志摩的爱情故事,牵挂一世却终不能在一起》,欢迎阅读!

民国第一才女林徽因与徐志摩的爱情故事,牵挂一世
却终不能在一起
本文导读:
林徽因,一位惊才绝艳的才女,于1924年4月
23日泰戈尔访华之际,被当时的上流社会惊叹“人艳如花”,携当时名气颇高的才子徐志摩与泰戈尔同行,绘成一幅松竹海三友图,在当时被称为第一才女。其兴趣甚广,作品涉及诗歌,散文,戏剧,建筑的方面,业余创作具有专业水准。后与梁思成结为夫妻,曾参与设计国徽等。
而在林徽因一生情感中,不得不提的一位便是总所周知的诗人——徐志摩。
1920年四月,16岁的林徽因牵着父亲的手,悄然登上了伦敦的岸。在这座多雾的城,生命中最刻骨铭心的一幕情感悲剧正徐徐开幕。
她并不知道,在短短的几个月里,她将会遇到那个逸世情痴徐志摩,从此悲欢喜怒,生死歌哭,牵动一生。 在英国期间,林徽因认识了徐志摩。他是粱启超弟子,毕业于北京大学,曾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政治学,是一位很有魅力的浪漫派诗人。1920年到伦敦,和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性情相投,成为好友。当他看到林徽因时,感到她气质非凡,并为她的聪明,美丽,活泼所倾倒,而最为让他梦
寐以求的是她对文学的热爱和那敏锐的观察力。 爱上了林徽因,徐志摩从此成为了讴歌美的诗人 爱上了徐志摩,她开始慌了,她爱上了比自己整整大八岁的徐志摩,记得她第一次见他是,唤他作“叔叔”。 然而无论是徐志摩还是林徽因,身在当时都还不明白,这是一场一开始就出现幻灭征兆的感情,最后,终将只能沦为悲剧。
徐志摩,从小便按照父亲的给他安排好的路线走着,虽与父亲的思想有很大的偏差,但在婚姻上,他仍然接受了父亲的安排,早在1915年便遵从父铭与张幼仪结婚,对于一段无爱婚姻,徐志摩总是充满遗憾的。
而遇到了林徽因,他便如遇到了心中的灵魂伴侣一般,义无反顾。他对她表达喜爱之情,相守之意。她们深爱对方,可是在林徽因的内心,她不愿做一个介入者破坏他人的婚姻。于是沉重与痛苦中,她随父亲踏上了归程的船只,欲以离别作了断。
而后徐志摩携妻子张幼仪搬至离康桥六英里的乡下居住,时隔两年,对于无爱婚姻忍无可忍的他,毅然决然与妻子离婚,奔赴祖国后第一时间找到林徽因,说明重修的来意,以及已和妻子离婚的消息,可是当时林徽因已经和粱启超之子梁思成有婚约在身,况且徐志摩已经是已婚配过的人,而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k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