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展不要太快 心理学依据

2022-11-22 09:06:4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进展不要太快 心理学依据》,欢迎阅读!
心理学,进展,依据,不要


进展不要太快 理学依据

从个人的角度,我并不是建议刚刚在一起的情侣,过早的在朋友圈官宣关系。所谓“秀恩爱,死得快”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我们也时常在身边遇到这样一类人。他们似乎每次都爱的轰轰烈烈,从心动到生死相许,几乎不需要什么步骤和过程。只要爱了,也就愿意为之付出一切了。

但过后,你却会发现,那个他们原本爱的死去活来的人,不知何时已经悄然从他们的朋友圈消失了。

爱情就这样来得快,去得也快。毫无节奏,也就意味着随时可以结束。

所以,我时常规劝那些“恋爱脑”和“急脾气”慢下来。在了解清楚对方是什么样的人之前,不要迫不及待的推进关系。

如果真的碰到了那个对的人,即使战线拉长,也不会将Ta吓跑。爱要一点一点给。慢慢靠近的爱情,总是更加稳定和美好。

想清楚再进入生活

前段时间,工作室里新来的小助理突然向我提出请假两天,理由是要搬家,搬去男友家开启幸福的同居生活。

我没有批准,原因并不是我要压榨员工剩余劳动力,而是她的这个举动很可能是情绪上头使然。在这种事上,直白的阻拦是不合适的,我能做的不过是将事情推后,希望她再多考虑一些,是否要在刚刚确认关系时,就马上开始同居。

《家庭心理学杂志》中有一项触目惊心的数字:






在参与调查的人群中,有70%的人表示,自己在恋爱中有过同居经历;并且,在这些同居过的情侣中,最后分手的概率是80%。也就是说:100对情侣同居,最后分手的情侣,有80对。

这个调查并不是说,只要情侣开始同居,就一定会分手。但过早的同居必定不会有助于感情的推进,还可能造成一些缺点暴露。

谈过恋爱,有过同居经历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原本那个在自己心目中,近乎完美的恋人,却在开启同居生活后变得平平无奇。乱丢的脏衣服,不合的饮食习惯,各自不同爱好,都有可能成为吵架的契机。

当然,这些并不是涉及原则的大问题。但如果两个人的感情基础不够牢靠,彼此的了解不够多,这种骤然的、毫无心理准备的、一系列的缺点暴露,必然导致关系被撼动。

到那个时候,相爱的双方就会产生,“这还是那个我爱的人吗”的想法。

理学里的糖果效应

曾经有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在一群孩子4岁时,出糖果挨个分给他们;并且告诉他们说:糖果要在20分钟之后才能吃。

而在这群孩子有,有一半以上的孩子没有坚持下去,时间不到20分钟,就打开糖果偷吃了。

在这长达12年的追踪调查中,一边观察一边总结这些孩子的变化,性格、做事的方式、耐心等待。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jXv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