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影童声师语——读《重建教师的精神宇宙》有感

2022-12-30 01:47: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书影童声师语——读《重建教师的精神宇宙》有感》,欢迎阅读!
书影,童声,有感,重建,宇宙
书影童声师语——读《重建教师的精神宇宙》有感

作者:黄玲

来源:《江苏教育.教师发展》 2018年第3



教育,就是与光明俊伟的人同行。”“人生天地间,教育的味道无处不在。”

……

《重建教师的精神宇宙》是李政涛老师的一部教育随笔集,我一口气读完,总觉得意犹未尽,将其放在枕边,时常翻阅。它真实、恳切、理性,李老师在质朴的文风中忧思天下,在真切的情感中解读教育,在自我的解剖中建构精神宇宙。每每读罢,一种酣畅淋漓蠢蠢欲动的情愫涌动心田,久挥不去。

应该有一本书,带领教师灌注新灵魂,告诉我们打破琐碎和平庸;应该有一本书,指引教师坚守新灵魂,告诉大家冲破烦忧和平凡。请你,同我一样,洗净自己的双手,安静地打开《重建教师的精神宇宙》,和李政涛老师一同为教育而呼吸,为教育而存在。

临风观书影,揽月吟春秋

政涛语:“认识自身宇宙的基本方式仍然是阅读……教师宇宙世界中一切博大和丰富的诞生,一切生命的灵动与生动,都有赖于具有高度、广度和深度的阅读。”

阅读是教师生命成长的源流,一个生命有质感的教师离不开广泛的阅读。平时我喜欢阅读小说、散文、随笔教育书籍……在阅读世界里,生命仿佛丰盈起来,层层叠叠的风景、起起落落的人生都在书的世界里次第打开,让你不再觉得灵魂的淡薄、工作的琐碎、生命的枯燥。他人成长是路标。阅读教育类书籍,是打开教师职业成长的关键。优秀教师的成长经历告诉你如何从平庸走向富有生命力。记得刚工作时,我读的第一本教育类书籍是窦桂梅老师的《优秀小学语文老师一定要知道的7 件事》,书的扉页赫然立着她潇洒的4 个字———“书香立人”。时隔15 年,这本书的精髓仍铭记于心:认识语文的本质,充分解读学生,读书是必需的生活,面对文本的力量,公开课的试炼,修炼语文素养,修炼人格素养等。这本书已然成为我阅读教育类书籍、寻找名师成长密码、建构自我精神宇宙的一扇窗户。于是,我如饥似渴地阅读起来:苏霍姆林斯基、闫学、李镇西、朱永新、李吉林、薛瑞萍、王晓春……随着年龄的增长,教学阅历的日积月累,阅读的教育类书籍也越来越趋于理论型,叶澜、潘新和、钟启泉、佐藤学、李政涛等大家的理论开始滋养我,让我的思想逐渐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精通娴熟,从混沌走向理性与成熟。

虽然我已成长为骨干教师,但是本领历练还不够,而这一本本书籍如一盏盏明灯、一位位

智者,带领我遨游在教师职业的宇宙世界里,寻找自我,逐渐成长,建构属于自己的宇宙天地。

精彩故事是犒赏。爱故事真是人的天性。我小时候喜欢看报纸,阅读报纸体验市井人生、奇事逸闻成为我每天放学最大的期待。后来,爸爸把“报纸故事”当作对我学习进步的奖赏,取得好成绩了就可以读一大摞报纸。报纸逐渐满足不了我,便借来《故事会》《小小说》。到读师范时我疯狂扫荡图书馆的小说,如老师推荐的中外名著《简·爱》《傲慢与偏见》《斯嘉丽》《蝴蝶梦》,室友传阅的现当代小说———张爱玲系列、亦舒系列、倪匡系列、王朔系列。工作以后,每逢寒暑假就是我的小说阅读疯狂期,有时候把以前看过的小说拿出来重新翻阅,有时候跟风看流行小说。这些小说成为我对自己的“奖励”,累了读本小说解乏,烦闷了读点


故事转移情绪。自己逐渐养成了“工资再低也要买书,朋友交情再浅也要送书,屋子再小也要藏书”的嗜好。

阅读童声,呵护成长

政涛语:“教师阅读和研究,首先是对孩子宇宙的阅读和研究。在阅读和研究中对孩子宇宙的发现、呵护与创生,理应是教师职业使命的内在构成,也逐渐成为当代教育常识的一部分。”

教师每天都和儿童打交道,走近儿童,了解儿童,是每个教师必做功课。无论你,还是我,说起儿童,我们都会如数家珍,我们教知识,教育其做人的道理,矫正成长问题……可是,儿童的精神宇宙究竟怎样?怎样才能算是很好地走近儿童,了解儿童?

阅读儿童的有声语言。“老师,XXX 拿了我的橡皮!”“老师,他们老说我!”“老师,我作业本忘记带了!”“我的理想是当一名老师!”“我觉得这道题还有另一种解法!”“我的文章见报啦!”……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可是,教师似乎重复的是同样的话,做同样的事,听同样的小报告,感受同样的成长喜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磨砺激情过后的我们,怎样面对教育生活?那么静下心来,阅读儿童的语言,我们从这些话语中听出了什么?深入研究你就会发现,每一种语言都不一样,每一个背景都是迥异的,这才是教育需要深入的田野,值得耕耘,值得付出。

解读儿童的无声语言。有时候孩子用语言来表达心声,还有的时候他们会用文字来交流,无声的互动亦是走进他们的渠道。日记、习作、书信……他们敞开幼小的心扉,畅谈小小心事,作为老师的我们应细心呵护,助推其成长,与他们一起感受喜怒哀乐。《亲爱的汉修先生》是一本书信体裁的儿童文学作品,小男孩雷伊通过与作家汉修互通书信,深埋心思的他逐渐打开心扉,树立理想,寻找美好的生活,故事让人感动。现实中的师生情谊屡见不鲜,很多富有智慧的教师能通过文字、表情等其他无声的语言走进儿童心灵,让人倍觉温暖。

聆听师语,重建精神宇宙

政涛语:“当教师不再有学习的欲望和需要,不再有发展自我的意愿,作为教育者的灵魂随之开始蜕变,肉体生命在延续,精神生命已经提前终止。这是精神发展意义中的‘无’,抑或‘虚空’。”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十个字的辞职信一度风靡网络,在教师队伍中引起轩然大波。教师职业的幸福感陡然下降,我们的精神宇宙如何重建?我们每一位教师的“师语”到底是什么?

寄情于自我。永远记得刚工作时的领导寄语:“既来之则安之。”很多教师身在儿童中,心在校园外。垂涎校门之外的花花世界,造成对教育的冷漠与无视。教师精神宇宙的麻木和冷漠受时代环境的影响较大,但是每一位教师都不应该丢弃与自我对话的机会。制定个人目标,让自己的教育生活有路可寻;广泛阅读,让自己的精神世界丰盈饱满;投入研究,让自己发生蜕变,自我更新与完善应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钟情于教育。认清教育的本质是我们教师目前最需要做的。教育面向未来,这里有许多未完成和待完成的理想,每一天都不一样,每个学生都不一样,每次课堂都不一样,教师怎样在每天的异同中建构自我的精神宇宙呢?所以,安心地做教育,钟情于教育,让自我的精神宇宙不断丰满、不断更新、不断生长。


李政涛老师的《重建教师的精神宇宙》仿佛是涓涓流淌的一条河,引领无数的教师带着自己的精神宇宙汇入教育的大海。“海,就是我们的理想!”让我们共同努力,重建自我精神宇宙,助推教育大海更加丰盈广袤。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ioj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