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幼有所育关系国家未来

2022-12-26 17:17: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实现幼有所育关系国家未来》,欢迎阅读!
有所,关系,未来,实现,国家
实现幼有所育关系国家未来



幼有所育,是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的民生目标之一。汪洋

主席在常委会工作报告中将幼教师资培养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议题作为全国政协2019年议政建言的重要内容,我们认为非常必要。03岁婴幼儿养育支持是当下备受关注的民生短板。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8个部门联合发文,切实加大了对包括育幼在内的非基公共服务补短板力度。但育幼领域仍存在没有明确责任部门、无法定支出预算、缺乏优惠政策支持、标准体系不健全、服务监管不规范的问题。面对育儿社会焦虑,不仅要补托育服务短板,更应将其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从制度建设的高度去系统谋划,加以解决。 一、加快将育幼纳入公共服务支持体系

社会育儿服务已成为家庭的一项基本需要。由于机构育幼服务供给严重不足,沉重的育儿照护重任牵制着女性的职业发展,普遍的隔代养育则以祖父母巨大的付出为代价。缺乏社会服务支持的育儿减着家庭的美好生活。

育幼问题关系国家的未来。调研表明家庭育儿负担是少生、不生的重要原因,育幼服务不足制约了全面两孩政策施行。必须看到,具备明显外部性和公共属性的育幼,迫切需要国家层面的关怀。 从国际经验看,多数国家在具备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水平时,已开始建设从幼至老的终生公共服务体系。目前,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已初


步建立,3岁以下群体也应纳入国家公共服务支持范畴,形成贯穿一生的基本生存与发展需求的公共服务体系。应从建设3岁以下托育服务入手,逐步构建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育幼制度体系,提出合理的财政支持方式,研究家庭育儿个税抵扣、隔代养育财政补贴等综合政策支持。

建立育幼服务支持体系是对幼儿群体和育儿家庭的国家责任。更好的基本公共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是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体现。

二、加快建设托育公共服务体系

我国托育服务长期欠账。托育机构稀少,专业化育儿服务、师资缺乏。社会体制转型后,曾经的单位托儿支持体系基本不复存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的数据表明,家庭福利投入与生育率正相关,02岁入托率越高,生育水平越高。调研发现,提供托儿服务的高校,其适龄教师的二胎生育意愿大大上升。这都说明,3岁以下托育服务是影响生育率的重要因素。而随着经济发展,育儿要求也远不止简单照料,需要育儿服务更安全、更专业。因此,建立育幼制度体系,首要的是高水平重构社会托育支持体系。

第一,托育服务以护育、营养、安全为要。相关规范监管标准、责任部门职能的设定,均需充分关照托育的保育特性。可借鉴国外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ikW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