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学习中医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学习中医心得领会
中西医联合是在我国这样一个既有中医又有西医的特别领土上成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医学模式和医疗形式,是东西方文化和医学科学技术相互激荡、相互交融、相互联合的模范,是中国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相互学习、扬长避短、沟通交融的必定结果,是我国医学的一大优势和特点。中西医联合的目的,就是充分运用现代医学以及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研究和发展传统中医药学,汲取中西医之精髓,丰富和推进我国医学科学的发展,努力提升为人民民众防病治病的服务水平。为此我院展开了中医学习班,以进一步学习领会中西医联合的重要性及必需性。以下是我的学习领会。
第一:中医和西医是两种不同哲学思想的碰撞,在学习中医的过程中,我应当改变观 点 不可以小看中医,从中医的角度学习疾病的治疗。
学习中医的系统理论和哲学思想,
学习中医的辨证施治。中医有句话叫急则治标,缓则治本这就为同一个病人被不同有医生看开不同的药有一个解说,由于不同的医生他看问题的方面也是不同样的,橫当作岭侧成峰吗,相互标本没有一致的标准,所以你以为从本治,本治好则标就去了,而他则以为先治标,标去此后再固本。其次:不同的医生他的经历、性格等都会使他偏好于某种药,就是说对同一种病不同的医生会用不同的药,比方说有的人爱用桂、麻之类的解表药,而有的人却爱用其余的发汗药,再比方说中医能够治病,其余民族的中医也能够治病的,像那个云南白药在止血方面就很出名的,这其实不说在中医里就没有止血的药了。总之,条条大路通罗马,能治好病人的病,那才是最好的。
那么如何学习中医呢 ?学习中医,就是让我们认识我们的大自然,认识我们自己的身体,进而让我们去融入大自然,追求健康生计的养生之道,追求疾病的治疗之道。每一个人都能够学习中医,感觉中医。由于学习中医就是感觉我们身旁的世界,学习中医就是内视我们自己的身体。学习中医,就是要培育一种洗尽铅华,化繁为简的思路,不要被一些局部的、渺小的症候所约束,治病必求于本,培育了这类思想,养成了这样的思想习惯,就会使我们的视线大为宽阔,不只是是学习中医,学习养生,在工作生活俱多方面,都会变得轻松。
2.
一、什么是死的东西呢 ?就是人们常说的四大经典 ( 内经、伤寒、金匮、本草 ) ,自然也包含了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病因、病机、八纲、八法、治则、辨证论治等,中医 著作浩如烟海,中医宝藏尽在此中,初学中医的同学的确感觉头晕眼花,无从着手。我认 为第一要对中医建立浓重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下信心把它学好。我年青时志向很大,想 当书法家、文学家 ,此后因头上长满疙瘩,当地医生治疗无效,才发奋下决习学医, 于是对中医涉猎成趣,迷上了中医。我的世医重申学习阴阳学说的重要性,他作了一个生 动风趣的比喻:“外国人吃东西需要什么刀呀、叉呀”,我们中国人只需掌握好两根筷子 ( 左为阳、右为阴 ) 保持均衡,什么山珍海味,所有吃得洁净利落。诚然,我在临床上每遇 病症,总要鉴别疾病的性质,是阳症抑或阴症,的确驾轻就熟。比方《素问·调经论》说 “阴虚则内热”。一次我诊治一个病人:高烧不退已两月。各样抗生素
( 毒霉素、链霉素)
都用上了,但是都不论用。病人夜热早凉,盗汗、口干舌红,脉细数,以为是“阴虚内 热”,以青蒿必甲汤加白薇,仅服三剂热就退了。又治一阳萎病人,他服了淫羊霍、巴戟、肉苁蓉、仙茅、鹿茸、熟地之类药,成效不显然,古代名医张景岳说:“善补阳者阴中求
阳 ,善补阴者阳中求阴 ,后用六味地黄汤 ( 补肾阴 ) ,加入淫羊霍、仙茅、锁阳、汤超石 ( 补肾阳 ) 数剂而阳举矣。记适当时我讲了一个风趣的比喻:一次北方同志邀我作客,请我吃烧饼,边吃边以稀饭送下,烙饼 ( 属阳 ) ,稀饭 ( 属阴 ) 不单吃起来齿频留香,并且吃了此后不觉口干,十分可口,这叫做“水火相济”吧。
死的东西,诸如古文、四大经典,药性赋、汤头歌、百症赋之类,必熟读成诵,要频频吟哦,往后方见其妙,自然理解与熟诵是不行偏废的,一定把背诵与理解相联合,“苦读必精思”,背诵有助于理解经 - 文,扎实地学好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是搞好临床工作的一个重要条件。”“书背百遍,其义自见”书不熟则理不明,学医最重要的是懂得医理,医理不明,临症举棋不定,只有把理、法、方、药的一些基本问题背诵切记,才不致临症茫然,背诵一定择句择段,如《内经》上说:“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仅十个字就把疾病形成的虚实 ( 虚症实症 ) 的重要重点和发生疾病的决定要素明确地指出了。又如得神健康无病诗:“得神面色润而明,眼光精采语言清,神思不乱肌充分,呼吸调匀二便平”,归纳了一个人健康无病的精神相貌 ; 反之,就是病态。雷公药性赋:前句:犀角解乎心热,下句:羚羊清乎肺肝,药性新编:前句:菊花逢枸杞,养肝明目多功。下句:桑叶得芝麻,除湿宽中可准。这一类赋体文
章,都是偶句排比的,前一句背了,不难想出下一句来。君
不见演员在台上二重唱嘛,男的腔调铿锵和 - 谐,女的抑扬有韵,令人听了心临神怡。至于背诵歌诀,除了要认识它的内容主治作用以外,还须抓住它的平仄韵律的特点,如当归补血汤歌诀是:“血虚身热有奇方,古有当归补血汤,五倍黄芪归一倍,真阴濡希主之阳”这首歌诀,是用“七阳”韵,是属于平起平受的诗格,第一句“平平仄仄仄平平”是平起,第二句就必定是“仄仄平平仄仄平,这样的歌诀就好背诵记忆了。
终究背熟上边的死东西,在临床上有哪些指导意义呢 ?我在年青时刚跟师临症,却遇
上一个口眼唱斜病人,老师看完人问我针什么穴位呢 ?我想了一下,玉龙歌有云:“口眼唱斜最可嗟,地仓妙穴连颊车,喝左泻右依师正,唱右泻左莫令斜”,于是说针攒竹、四
白、地仓、颊车、合谷,老师点头称是。
二、活的经验:包含古人的经验和自己经过临床实践的经验及某些采风的民间经验。
(1) 辨证论治的经验:所谓辨证论治,简单的说,就是认清疾病的性质和规律,提出
正确的治疗方法。也就是说,辨证求因、审因说治。比方说,一病人在臀部生疮,疮如鸡
蛋大,局部 ( 红、脏、热、痛,舌质红,苔蒲黄,脉滑数。依据这些症状剖析,属于热毒 ( 病因 ) 惹起、立法上就宜清热解毒佐以活血。处方以降痛活命汤加减。用银花、当归、黄芪、炮甲、皂角刺、牛膝等治疗,疗效颇好。
(2) 方子化裁的经验:如自己用小柴胡汤治疗各样感冒的经验。方用柴胡 12 克,黄芩 10 克,法夏 10 克,薄荷 ( 后下 )8 克,荆芥 8 克,蔓京子 12 克,桑枝 15 克,杏仁 12 克,桔梗 12 克,浙贝 12 克,滑石 12 克,甘草 3 克,每天 1 剂,水煎服,关于一般感冒,灵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ie2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