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概论学后感

2023-04-24 09:38: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经济学概论学后感》,欢迎阅读!
概论,经济学
经济学概论》学后感



在这半个学期中的经济学概论学习中,我受益匪浅,在老师风趣幽默的讲解中接触了不少新观点,我对经济学的一些传统观点完全被赵老师颠覆了,比如说等价交换。毕竟只有半学期的公选课,我们学到的知识往往是很浮于表面的,所以在课下我也找了相关的书籍看。

从第一节课,老师您对我们进行关于您自己和这门课的介绍,我们接触、认识了这门课 程,我们从您那里了解了该如何去学这门课,为什么学习这门课,学习这门课的目的等一系列开启我们进入这门课学习大门的关键。对这门课的学习,要求是学会利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解释发生在我们周围的一些经济现象,学会利用所学的知识学着做一个理性的人。这学期即将结束,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我对经济学有了稍稍的了解。能利用经济学的某些原理简单地解析一下身边的一些小事。

作为一名法学院的学生,出于专业需要,我选修过不少商学院的课程,专业选修课有选过微观经济学,理学公选课有选过物流管理概论、市场营销等。身为非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对于学习的大部分理论知识还是一知半解,但我深刻感受到了经济学是一门结构精致,内容深邃的科学每一门课程都是从开始的一无所知、不知道学习目的与方向到渐渐了解,知道了一些知识、一些原理,渐渐明白学习这门课的原因和目的,渐渐学到一些学习这门课所需的一些方法和重点。经济学概论的学习让我更有感触。

我对老师关于等价交换的观点比较感兴趣,因此专门去拜读了《等价交换——传统经济理论中的认识误区》

在之前的学习中,等价交换的概念仿佛根深蒂固。我以前认为交换自然是等价的。因为用货币作为交换媒介的, 商品的买方想的是这商品能值多少钱或至多能值多少钱, 对商品的买方而言; 对商品的卖方而言, 他想的是这商品至少能值多少钱。然后双方协商达成一致,钱与物的交换是相等的, 所以, 交换自然是等价的,就产生了一种等价交换的概念。

然而老师却说:商品的等价交换完全是一个人类主观臆造的概念, 并不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刚听完时,我真的有种被颠覆了的感觉,老师上课时言简意赅的阐述了您的观点,我对此理论也一知半解,只是感觉好像满有道理的。

首先,所谓水品等价交换,等价的概念究竟是什么。在人们的日常思维或经济学术语中,是从交换双方的任一方的得与失必须相等来理解和使用交换的等价性概念的。所以交换中的任一方通过交换所得到的商品的价值与其所失去的商品的价值相等。

可是,人类均是利己主义者。人类发生的一切社会性行为, 都是互惠互利


的行为, 都是为了进一步满足人类自身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比如市场交易, 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主要社会性行为, 这种行为的发生, 自然也是出于互惠互利的目的而发生的。互惠互利是人们交易行为发生的本质所在。然而,商品若是等价交换的,通过交换所得到的商品的价值与其所失去的商品的价值相等,就没有任何人从商品交换中获利,我们为什么还要进行交易呢?所谓的等价交换则不过是人类的幻觉, 是在社会条件不平等的条件下人类所产生的一种主观愿望, 是一种不合人性逻辑的完全错误的观念。

同时,根据系统论的基本原理, 交换双方通过交换行为构成一相互作用的系统,因为系统的最基本特性之一就是系统的整体性, 整体性通常是指整体大于部分。如果组成交换系统的双方仅仅是得失相等的等价交换,那么, 系统的整体性、新的功能均不存在了。但如果从互惠互利来看待交换的系统性, 则可以说这互惠互利正是系统整体性的表现, 是系统的新功能。而且, 交换的互惠互利性也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观的要求, 发展表明事物有变化, 与以前相比有不同之, 如果认为交换是得失相等的等价交换, 那么, 事物的发展无从体现,交换与不交换没什么区别。 如果认为交换相对于不交换是一种发展, 那么, 交换显然就不可能只是一种简单的量的相等的关系, 而应有某种质的变化或新的量的关系的产生。因此, 可以说等价交换的思想或说法仅仅是一种静止的形而上学观点,不是对事物本质的科学认识, 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和思想观念。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我对经济学也有了自己的一点点看法,虽然是表面,但是也自己的一点点看法。以前我觉得似乎经济学是学者或者研究机构等等需要掌握和研究的高深学问,事实上经济学,特别是现代经济学,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一个现代人,掌握必要的基础经济学常识,必能从中获益,也一定会对生活和工作有所帮助。但是现在我对于用经济学解决自己生活中的问题颇感兴趣,但是其中也有一点困惑。同时,我们习经济 学决不只是简单地记忆一些概念和原理,更关键的是要形成经济学理念,掌握经济学思考的方法和逻辑。 并且理解和运用经济学思维方式,尝试进行独立的经济 学思考,理性的分析现实生活和事业发展中的经济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经济理论的分析框架的五个基本组成部分:(1) 界定经济环境;(2) 设定行为假设,(3) 给出制度安排;(4) 选择均衡结果;及(5)进行评估比较。基本的研究方法包括提供研究平台、建立参照系、给出度量标尺,及提供分析工具。掌握了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会让我们一生受益无穷。因为它会使我们聪明、睿智、深刻、思维科学它会帮助我们学习也有助于指导我们在生活、工作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了解经济学及其研究方法和分析问题的框架也会帮助我们如何思考 问题、如何更好的处理日常事务,更好的学会待人接物,会使得我们思想更加深刻、更加有见识、学习工作更加有能力。其实,在日常生活中,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iEo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