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欢迎阅读!

浅谈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随着幼儿保健工作的改革和幼教模式的转变,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尤显重要。它不但丰富和扩大了幼儿保健工作的内容和范围,而且也为衡量幼儿健康赋予了新的标准:一个真正健康的儿童,“不仅指没有身体上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适应社会的正常能力”。幼儿的心理健康是幼儿人格完善的必要条件,是幼儿精神与发展的内在基础。有了心理的健康,幼儿就可能有充分的发展;反之,幼儿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在其以后的成长中就有可能出现人格障碍或心理疾患。幼儿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幼儿时期心理状况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其一生的健康成长。因此,注重和加强对幼儿心理健康的教育和培养,对当前幼儿健康成长和教育策略的转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心理健康教育是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社会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家庭结构与养育方式的改变,增加了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紧张因素,导致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以前明显增多。尤其是随着我国独身子女的增多,许多独生子女表现出自私、自负、任性、脾气暴躁、感情脆弱、独立性及社会交往能力差等不良个性特征,这些都可能成为他们产生心理问题的隐患。国内外大量调研资料表明,心理障碍已成为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头号大敌。我国城乡不同类型学校学生的心理状况调查发
现,16.79%的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其中,小学生9.7%,初中生13.76%,高中生18.79%。同时,幼儿不良行为习惯有增长的趋势,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约6%到90年代初的8.6%,到目前的18.9%甚至更高。以上这些数字的不断增长和变化足以说明幼儿的身心发展存在一定的障碍,严重影响了幼儿的全面发展,这种状况如不加以重视,势必影响一代人的成长和整个社会的进步。
二、心理健康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
许多幼儿教育专家强烈要求重视幼儿时期的心理成长,认为早期经验对成人后的人格健全、健康状况有极大影响。 幼儿期心理健康状况是一生心理健康的基础,而此时的经验会对青少年时期的个体心理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此时期的心理发展对成人后的心理健康状况、社会适应都显得十分重要。比如:多动症患儿的身体各部位总是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如果能让他们的肌肉放松下来,多动现象就会有所好转。放松训练可采用一般的放松法,或使用在有关医生指导下的生物反馈法。训练时间要集中,可以一连几天,从早上一直训练到晚上,其间除了患儿吃饭、休息外,其余时间都按计划进行训练。在施行放松训练时,每小时放松15分钟,患儿一达到放松要求就给予物质奖励。其余45分钟可安排患儿感兴趣的游戏,但一到放松时间就必须结束游戏。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中岛宏就提倡把健康教育纳入幼儿教育和教学计划之中,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已将心理卫生作为健康教育中的一项基本内容。 三、心理健康教育促进了幼儿心理的健康成长。
奥地利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幼儿早期的经历非常重要,很多人的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都可以追溯到童年早期(特别是五岁以前)所遭受的挫折。童年早期所经历的创伤或挫折若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决,幼儿就会痛苦,受到压抑,负性情绪潜藏于幼儿的内心,形成无意识。幼儿教育时要让孩子自己选择适宜的游戏和运动,培养他们注意力集中、专心地完成一项工作的能力,训练儿童持之以恒的毅力,做什么事都要有始有终,而不要反复要求孩子更换活动内容。例如带孩子过马路时,要求在过马路之前完成停、看、听等一系列动作。由于在训练中动作命令是来自于患儿内心,所以一旦动作定形,患儿的自制力就能大大提高。在进行自我控制训练中要注意训练顺序,任务内容应由简到繁,任务完成时间应由短到长,自我命令也应由少到多。幼儿健康教育是终身健康教育的基础阶段,也是幼儿园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要通过健康教育使幼儿趁早远离痛苦,健康成长。幼儿健康教育与幼儿素质教育关系密切,幼儿素质教育为幼儿健康教育的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而要实践幼儿素质教育的理念,必须重视以幼儿健康教育的提高作为最根本的目的,否则必将影响幼儿素质教育预期目标的实现。由此可见,幼儿健康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价值。从保育和教育的立场出
发,对幼儿的行为和个性进行塑造及指导,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等几方面全面和谐的发展,这是心理健康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因此,在幼儿阶段就应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一个人心理的终生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心理健康教育是幼儿养成教育的自身需求。
幼儿阶段,是孩子语言、思维发展的关键期,也是其性格情绪、自我意识、社会交往、行为习惯诸方面发展的重要阶段。幼儿时期若不能维护其心理健康,成年后将会产生广泛的、深刻的、难于修复性的后果。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和培养幼儿心理健康,将心理健康融于幼儿园的各种活动中,融于孩子的日常生活之中,让孩子通过体验与感受,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使他们成人之后能依赖于自己的心理素质立足于社会,成为一个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正确面对挫折的生活强者。比如幼儿与同伴闹矛盾时,教师可以告诉幼儿:“你们都是父母的宝贝,从来没有受过委屈,互不相让,结果闹矛盾了,两人都不开心。如果不闹矛盾都会开心了。你现在想想看,以后遇到这种事情,怎么做才会不发生冲突呢?” 家长要理解幼儿的受挫感,并且要引导幼儿积极地思考,克服自我中心,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走出困境!
总之,健康教育既是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结果,也是幼儿身心充分发展的前提,它是幼儿的幸福之源。幼儿时代的健康不仅能够提高幼儿期的生命质量,而且为其一生的健康赢得了时间。在新的教育振兴时期,健康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将会越来越重要。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hXb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