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13小学阶段孩子懒惰如何应对》,欢迎阅读!

小学阶段孩子懒惰如何应对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我们的时代,物质福利不断涌进童年、少年、青年的生活,以致出现这样一种危险:儿童和青少年可能失去了这些物质福利是由劳动创造出来的概念,甚至不知道他们是从哪里来的。现在的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学和教育学的问题就是要在儿童、少年、青少年身上培养对待物质福利的严肃态度。这个问题也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 劳动习惯培养亟待加强
我曾经在某校初一学生中组织过一次缝补比赛。比赛一开始,许多孩子就手忙脚乱了。一个学生手持针线,眼睛紧盯着针眼儿,急得满头是汗也没把线穿上,他不懂得把线头搓个尖儿,很是费劲。另一个学生手持钢针,飞快的穿针引线,缝了一针没缝上,又缝了一针还没缝上,闹了半天他不懂得线在脖子上接着再拽,线乱成麻,搞得狼狈不堪。有的同学把布放在大腿上,把自己穿的裤子和布缝在了一起。至于缝的皱皱巴巴、针脚大小不齐更是普遍现象有个小学低年级进行洗手绢比赛,就是这么简单的劳动也不会的,有个学生看见人家往手绢上搓肥皂,他也搓,但不知道要漂洗一下,结果黏黏糊糊地就把手绢挂在绳子上了。 一个小学生早晨起来伸出一只手让妈妈穿衣服,穿完一只袖子后,又伸出两一只手让爸爸给穿另一只袖子,一件衣服要两个人穿,孩子还振振有词的说:一主二仆一个孩子做的转椅发出吱吱的声音,爸爸说,你给转椅上点油,孩子说,我等着您呢!爸爸说:您都这么大了,还等我?孩子说,我才小学,你比我大
二. 家长在劳动习惯培养方面的误区 1.心疼孩子
有些家长心疼孩子,不然孩子干活。他们说:我们小时候就够苦的了,可不能让我的孩子再吃苦了。这一代家长小时候苦,现在已经步入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工资低,负担重,确实够辛苦的。总结自己的一生,就想让孩子别像自己一样,希望他们能享点福,帮他们 多干点,让他们无忧无虑的生活。于是一切家务全部包下来了,这种做法是不提倡的。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让孩子吃的好一点,穿得漂亮,也是应该的,但是要有一个限度。苏霍姆林斯基说:幼年和少年时期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心满意足的生活的年轻人,在他们刚刚跨进独立的劳动生活时,往往会感到精神颓丧,对前途失去信心。如果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成为真正的人,我们应该不再去想如何使他们的童年过得轻松安闲和无忧无虑,所以,心疼孩子的家长请您记住苏霍姆林斯基的这一忠告
2.怕影响孩子学习
有不少家长也懂得应该让孩子参加必要的家务活动,但是望子成龙心切,总想自己多干点,腾出孩子的时间让他多学习一些,特别是社会上升学竞争这么激烈,有这种想法也是自然的,但是家长却忘了劳动也是孩子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它还能促进智力的发展,能提高孩子的能力,事实证明心灵与手巧是相辅相成的,而笨手笨脚与呆头呆脑往往是互为表里的。孩子在劳动中接触很多的事物,要动脑考虑怎样把活干的又快又好,既巧妙又省时间,孩子在劳动中就要观察、思维、甚至要展开想象,这就发展发展了孩子的智力,学到很多书本上的学不到的东西。反之孩子一点都不接触实际,只肯书本就容易成为书呆子,不会结合实际领会和运用知识,这对孩子的智力发展,这对孩子的智力发展,特别是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是不利的。
3.怕孩子磕着碰着
有些家长不然孩子劳动是怕发生危险,怕劳动中把孩子磕了碰了,注意安全是对的,养个孩子很不容易,谁都不希望孩子出什么事故,但是我们也不能因噎废食。在劳动中多嘱咐、多指导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事实上劳动本身就可以提高孩子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劳动本身就能锻炼筋骨。越不参加劳动,孩子的适应性就越差劲,遇到事情越没有主意,越容易
出事故。
4.嫌孩子干活给大人添麻烦
有的家长不然孩子干活时嫌孩子毛手毛脚,干不好反而给自己添麻烦。是啊,孩子年龄小,开始干活干不好,洗衣服没有洗干净,洗漱餐具打碎了盘子,这是常有的事。可是有的家长就烦了,上去抢过来,把孩子撵走了,说:干点活二,弄得乱七八糟,还不够跟您生气 的,以后别干了,少给我添麻烦!其实谁也不是生下来就会干活,开始都会笨手笨脚,甚至帮倒忙,这没有关系,我们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孩子
三. 劳动习惯培养的重要性 1.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孩子究竟要离开父母独立生活,现在让孩子参加必要的家务活动,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将来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就强,否则将来就会抓瞎。将来虽然很多家务劳动都社会化了,却仍有很多事必须亲自料理,特别是生活自理能力,机器人是代替不了的,何况我们的下一代,家务劳动现代化程度不可能太高,因此必须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
2.培养独立精神,锻炼顽强的意志,提高心理素质
凡是能自己做的都让孩子自己做,这就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减少依赖性。一个孩子 15 岁就考上大学,她从小就经常听到妈妈说:你自己干。三四岁就自己洗手绢,自己洗碗,并且自己学扫地,整理小床......上中学时自己拆洗被子、棉袄、打毛衣......这种“自己干”培养了我的决策能力及办事的迅速性和果断性。劳动可以使人更坚强,锻炼人的意志
3.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吃苦耐劳的好品质
劳动教育有利于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好品质。现在有些孩子肩不能担,手不能提,干什么都吊儿郎当,能偷懒的就偷懒,怎么省事怎么干,这样下去怎能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呢?苏霍姆林斯基说:劳动不是为了好玩,而是指真正的劳动生活--这是要流汗的,双手会磨出硬茧......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hV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