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岳庙导游词范文3篇_导游词范文_》,欢迎阅读!

岳庙导游词范文3篇
岳王庙坐落于靖江市生祠镇中街,原名岳王生祠,于岳飞生前建炎四年(1130年)而建。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岳庙,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岳庙导游词范文1:
欢迎大家来到这里,下面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岳庙位于西湖西北角的岳湖畔,始建于公元1220xx年,是为纪念南宋民族英雄岳飞而建的。内有忠烈庙、启忠祠和岳飞墓。
忠烈庙内的岳飞塑像,上悬“还我河山”巨匾为岳飞手迹。启忠祠原祀岳飞父母、妻儿,现辟为岳飞纪念馆,陈列岳飞的生平事迹。
岳飞墓园在忠烈祠西侧,墓碑刻有“宋岳鄂王墓”字样。旁有其子岳云墓。墓前建有墓阙,阙前照壁上镌“尽忠报国”四字。
墓道两侧有明代刻存的文武俑、石马、石虎和石羊;墓道阶下有陷害岳飞的四个奸臣秦桧、王氏、万俟呙、张俊跪像,反翦双手,长跪于地。墓阙门框上镌有石刻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墓园内有南北碑廊,陈列着岳飞手迹和后人凭吊岳飞的碑刻127块,具有重要的文史价值。1961年,岳飞墓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岳庙导游词范文2:
靖江的岳庙原为生祠,建于岳飞在世之时。闻名遐迩的岳飞故乡河南汤阴的岳庙、杭州西湖的岳庙,均在岳飞死后兴建,因而靖江的岳庙恐是天下最早的岳庙了。岳王庙,正中大殿名思岳殿,宋式建筑,敦重庄严。两边抱柱槛联镌刻的是“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字体端丽秀逸。岳飞坐像置于殿中,头戴红缨帅盔,身着紫色蟒袍,臂露金甲,足履武靴。神态英武,表情肃穆,仿佛决战前夕凝神苦思,又像察访民情后忧心似焚,令人倍感亲切。两侧是岳飞八稗将之立像,也都栩栩如生。后殿为思岳轩,岳飞像碑立于其中,李纲、韩世忠的诗文镶于外壁。
回廊环抱二殿,嵌有词碑、诗碑和岳飞手书《前出师表》之石刻
等。据《宋史》载:“诏飞还守通、泰,有旨可守即守,如不可,但于沙洲保护百姓,伺机掩击。飞以泰无险可恃,退保柴墟,战于南霸桥,金大败。渡百姓于沙上,飞以精骑二百殿,金兵不敢近。”通,即南通;泰,即泰州;沙洲、沙上,即马驮沙;百姓是指江淮难民。这些难民,就是当今许多靖江人的祖先。至于民间传说,则更为感人。据说南宋皇帝赵构与宰相秦桧狼狈为奸,欲与金兵请和,把精忠报国的岳飞视为眼中钉,一日连发12道金牌,急诏岳飞回京(杭州)。中原百姓依依不舍,担心金兵再犯,重入水火,意欲跟随岳飞撤离。
岳飞爱民如子,岂忍拒绝?于是带难民一同南下。当他们千里迢迢来到扬子江边的马驮沙时,岳飞彻夜难眠,便起身踱出帐篷,借一弯冷月察看四方。他见此处负江阻海,襟越衔吴,确是一方要地;虽然荒草萎妻,却有山有水,宜粮宜桑,分明是大江怀中的一颗明珠!一时欣喜,不觉晓露已湿须眉。翌日,岳飞召集百姓说:“你们不要随我渡江南下了,就在这里落脚谋生吧!别看它眼下荒芜,将来定是鱼米之乡!我愿这里八百年无水灾,八百年无旱灾,八百年无兵灾。”岳元帅的活岂能不听?从此,百姓们便在这里安家落户,繁衍生息。岳飞一走,百姓感恩戴德,祈望他长命百岁,遂造祠堂,这块地方后来成了集镇,便叫生祠堂或生祠镇。传说虽然与史实不尽相合,但却为史实写意传神。无论史实还是传说,都表明靖江与岳飞血肉相连。而千百年来,岳庙之屡建,更表达了我们祖先对岳飞恩德之感念,如扬子江水,奔流不息。如今的岳庙是第三次重建,三次重建均由刘国钧资助。第一次重建是1932年,可惜1938年毁于日寇炮火。
1962年,刘国钧回故里凭吊岳庙废墟,提出再建,并决定将庙址由镇东思岳桥畔迁至现址。再建之岳庙“文化大革命”中却首当其难。1978年春回大地,已届耄耋之年的刘国钧临终前对子女说:一定要把家乡的岳庙修好!其子女刘汉栋、刘碧如遵其遗嘱,于1985年捐资三建岳庙。
岳庙导游词范文3:
杭州岳王庙位于西湖西北角,北山路西段北侧。
岳庙,多称为岳王庙,位于西湖栖霞岭南麓,始建于南宋嘉定十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h5t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