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哲学名词解释(15)

2023-02-27 23:37: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外国哲学名词解释(15)》,欢迎阅读!
名词解释,哲学,外国,15
本体论:(ontology)研究关于存在的理论

最早由德意志哲学家郭克兰纽(Rudolphus Goclenius,15471628)使用。1647年,克劳伯和法哲学家杜阿姆尔(Jean Baptiste Duhamel,16241706)也曾使用。克劳伯把本体论称为“第科学,研究作为存在的存在的科学。认为这种研究运用于与创造存在物的上帝一样的一切实体。本体论包括神学与物理学这种研究包括存在的原则与属性、原因、秩序、关系、真理性等。德国沃尔弗把哲学分为实践与理论两部分,认为本体论从属于理论部分。沃尔弗所指的理论哲学与形而上学同义,包括本体论、宇宙论、心理学、神学四部分。他也把本体论定义为一般存在的科学,把“第一哲学”作为本体论的同义词。

对本体论这个词的定义虽然有这些不同,但一般的旧哲学中,对它还是有一定的理解。大体上说,马克思以前的哲学所用的本体论有广义狭义之别,广义指一切实在的最终本性,这种本性需要通过认识论而得到认识,因而研究一切实在的最终本性为本体论,研究如何认识则为认识论。这是以本体论与认识论相对称。从狭义说,则在广义的本体论中又有宇宙的起源与结构的研究和宇宙本性的研究前者为宇宙论,后者为本体论,这是以本体论与宇宙论相对称。这两种用法在现代西方哲学中仍同时存在。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大多可以从广义区别出它们的本体论与认识论,但两者一般都是相互联系的。古希腊柏拉图的理念论是本体论,但也说明其理念的回忆理论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是本体论,但也联系到他的认识观点;经院哲学中它等同于“普遍形而上学”,研究在本身的属性(包括“超越的东西”)以与“特殊的形而上学”相对照,后者指人的经验所能感知到的那些东西。

在唯理论哲学中,法国笛卡儿的二元论是本体论,但也说明其偶因说的认识学说;荷兰斯宾诺莎的实体论是本体论,但也表示其身心平行的认识学说。经验论者以其本体论的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的不同,而有了认识论上的区别。德国康德的体系偏于认识论,他认为要解决认识上的理性本性与适用范围问题才能有新的本体论,但他的认识理论实际上也是一种本体论。黑格尔则把本体论、认识论和逻辑学合而为一,认为绝对理性的运行过程就是绝对精神自己认识自己的过程。现代西方哲学总是从康德或黑格尔的模式出发说明本体论与认识论的关系。赫尔巴特把方法论与本体论相对照,认为方法论是研究感性认识的材料中存在矛盾的事物,而本体论则是了解真实的非矛盾的实在的东西。胡塞尔把形式的本体论与质料的本体论区别开来,认为两者均是本质的东西的分析,但形式的本体论是研究形式的和普遍的本质,是一切科学的最后基础;质料的本体论则研究物质的和局部的本质,是一切事实科学的基础。质料的本体论以形式的本体论为基础。

海德格尔与胡塞尔相反,把本体论理解为对存在的分析,它分析“实存物的存在”(being of existence),它发现实存物的有限性,所关心的是什么使实存物成为可能的。卡尔纳普把一切本体论的涵义都看成是错误的,他认为应当区别内在问题与外在问题,这两个概念与内在对象和外在对象相对应。内在问题符合于一种可同一的数、命题、事物等的框架,是一个人按照容忍原则可以自由选用的合法的语言形式,用这种语言形式所涉及的对象是内在对象,当讨论到一般实体的实在性问题时,一个人在特殊框架之外,就涉及到外在对象,这种问题就是错误的问题。美国奎因把本体论与意识形态相对照,认为本体论与所指理论有关,意识形态与意义有关,它们都关系到特殊的理论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对自然界、社会与思维的根本观点的体系,它本身包括物质与意识哪个是第一性,哪个是第二性和这些对象可知不可知的问题,这两者是哲学的两个方面,它们相互联系,成为哲学的基本问题,因而不采取本体论与认识论相对立,或本体论与宇宙论相对立的方法,而以辩证唯物主义说明哲学的整个问题。但它在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哲学体系的区分,或说明马克思主义对某一方面的观点时,也用本体论这个概念。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gEZ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