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少年情绪障碍的相关因素分析

2022-11-26 02:12:4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儿童少年情绪障碍的相关因素分析》,欢迎阅读!
障碍,情绪,因素,少年,儿童


儿童少年情绪障碍的相关因素分析

摘要 目的:分析导致儿童少年情绪障碍的相关因素及不同治疗干预的疗效,为制定干预措施,保障儿童少年心理健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26例儿童少年情绪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并采用不同治疗干预。结果:儿童少年情绪障碍患者的男女之比1 1.2,情绪障碍发现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12为明显。情绪障碍以未分化情绪障碍居首位,其次是强迫症。结论:学习生活矛盾为儿童少年情绪障碍的主要诱发因素,心理+药物治疗干预的疗效最佳。



关键词 情绪障碍 儿童少年 相关因素

儿童情绪障碍是发生在儿童少年时期以焦虑、恐怖、抑郁或躯体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126例儿童少年情绪障碍患者作相关因素调查分析和治疗干预,为保障儿童少年心理健康提供参考依据。



资料与方法

3年来收治儿童少年情绪障碍患者126例,56例,70例,:=1 1.2,年龄518岁,诊断和分类依据《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3)2,情绪障碍的类型为:儿童分离性焦虑症、儿童恐惧症、儿童社交恐惧症、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癔症、未分化情绪障碍。










研究方法:调查方法:由医生采集病史,在确定临床诊断后列入研究对象。采用自拟《儿童少年个人、家庭及社会生活事件调查表》,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调查者讲明调查表中各项内容及要求,使患者理解后填写或由调查者代为填写。当由几种诱发因素共同作用时确定一种最主要因素。同时进行《症状自评量表》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测量。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症状自评量表》由医生询问后代之填写。⑵治疗干预:以3种治疗方式对研究对象的情绪障碍予以干预,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采用单纯心理治疗方式的为心理治疗组,其具体心理治疗方法根据病情选择,认知治疗、行为治疗、系统性家庭治疗等。采用单纯药物治疗方式的为药物治疗组,选用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采用上述两组结合治疗方式的为心理+药物治疗组。入组方式是由医生建议,经家长及患者同意后选择。⑶治疗后随访0.51.0年,根据医学心理科状及汉密顿焦虑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Y-B强迫量表测量结果进行疗效评定。①有效:是指临床症状减少一半(HAMAHAMDY-B量表评分减分率50%);②临床治愈:是临床症状完全消失(HAMAHAMD6个月,3种为治疗有效改善;④复燃:是患者未达到临床治愈或未完全康复前症状出现反复;⑤复发:指患者完全康复后数月内症状又出现[3






统计学处理:采用X2检验。



不同诱发因素对126例儿童少年情绪障碍的影响情况,见表1

儿童少年情绪障碍的类型在不同年龄和不同性别方面的发病情况不同,见表2



3种治疗方式的干预疗效上,心理治疗组与药物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2=0.64P0.05);而心理+药物治疗组与心理治疗组比较(X2=4.91P0.05)和药物治疗组比较(V2=8.0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种治疗干预方式有不同的效果,见表3





未分化情绪障碍位居儿童少年情绪障碍之首,可能是因为特发于儿童少年期的情绪障碍是情绪发育阶段的突出化,还未完全构成十分肯定的质的变化,往往不易明确划分不同的临床类型之故。其次是强迫症,这可能与学校生活的矛盾和竞争,学业过重,期望值过高,使外界压力与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产生偏差,产生了强烈的情绪反应和焦虑不安的心理,可以认为强迫症状正是用来抵消或减轻焦虑不安的心情。临床实践证明,心理治疗结合药物控制情绪反应和症状,才能得到最理想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和诊断标准[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83-84.



2 张明园,朱紫青,季建林,.抑郁障碍诊疗关键[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268.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fwK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