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的教育思想一

2023-02-20 10:16:2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教育家的教育思想一》,欢迎阅读!
教育家,中国,思想,教育
中国教育家的教育思想一

孔子(公元前551--479)是我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伟大的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将毕生精力从事教育事业的教育家。他提出了" 有教无类" 办学方针,并兴办私学。他" 有教无类" 理论基础,是"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更可贵的是他的" 庶、富、教" 思想。他直观地看到了发展教育事业和社会物质条件的关系,并把教育的地位摆得较为恰当。他在教育工作中特别注意研究学生,他对学生个性特征有深刻的观察和分析。由于他的教育因人而异,宋代朱熹把这种教育原则概括为" 孔子教人,各因其" 后人就简称为" 因材施教" 在中国教育史上,孔子是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原则的人。他说:"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很重视立志,立志就是确立目的和理想。一个人有明确的努力方向,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他说:"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他要求学生立志于学和道。他还重视学行结合、言行一致,对夸夸其谈、巧言令色的作风表示深恶痛绝。他最注意" " ,提倡"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 耻其言而过其行" 他认为评价一个人要" 听其言而观其行" 他还认为一个人犯了错误不要怕批评,提出了" 过则勿惮改" 的名言。他也非常重视道德信念的培养和意志性格的锻炼,要求做到" 磨而不磷" " 涅而不缁" " 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不因困难、仓卒而违背道德标准;要" 宁死善道" ,在必要时宁愿" 杀身以成仁 " ,也要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这说明孔子把意志性格的锻炼已经提到为道德献身的高度。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fvb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