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健康人群-中医保健指导表

2023-01-01 21:50: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亚健康人群-中医保健指导表》,欢迎阅读!
中医保健,亚健康,人群,指导
岑城镇卫生院——亚健康人群中医保健指导表

姓名: 性别: 年龄:

亚健康是一种动态状态,人们不会永远停留在这一状态之中,或者向疾病状态转化,这是自发的;或者向健

康状态转化,这是需要自觉的,,也就是需要付出代价与努力的,要预防,消除亚健康,就需要主动养生 一、调治的基本原则

(一)阴平阳秘为中医养生的根本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乃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这是中医理论的根本立足点,中医养生学当然也不例外。阴平阳秘就是正常体质,也就是健康的,一旦失衡,既再现病理体质,这种失衡不论是先天禀赋,还是后天失调都可引起。 (二)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医学一贯强调养心守神对于增强体质的重要性,心神主要有两种含义:其一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在外表现,包括生理、病理等反映于体表的象征;其二是指思维、意识等精神活动。中医养生学,也首先强调守神,故不论气功也好,太极拳也好,其关键在于收心,守神而能入静。 (三)固护肾精为养生防老之关键

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其来源于先天,依赖后天水谷精微的滋养和补充。精入藏于肾中。精、气、神被誉为人身三宝,而以精为最根本的物质基础。故《类经》中说善养生者,必宝其精,精在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身健则病少,神气坚强,老而益壮,皆本于精也。 (四)辨体质,调饮食

常言说:药补不如食补,张仲景曾指出人体勿妄服药,因药性刚烈,犹若御兵,兵之猛暴,岂容妄发。另《千金食治》说:食?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气血,若能用食平?,释情谴疾者,可谓良工。长年饵老之奇法,极养生之术也,由此可见养生以食疗为先。 (五)勤锻炼持之以恒

古语有动则生,静则死理论体育则强筋骨,强筋骨则体质可变,弱可转强,身心可以并完,说明体育锻炼对整个身心健康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亚健康的养生方法 (一)生活要有节律

由于社会的发展,工作和生活节奏明显加快,疲劳包括体力疲劳和脑力疲劳,人们应当要学会休息,不要等自觉累了才休息,而是要主动休息。因为休息是使人体从疲劳中得到恢复的最有效、最符合生理要求的一项自我健术,也就是为健康充电,平时还要学会多观察面色、舌象,因为它们常常可以使我们判断自己的身体状态。 (二)要均衡适量的营养 主要是注意以下几点:

1)适量增加动物性食物,提高膳食蛋白质的数量和质量,但也要防止过量;

2)改变以猪肉为主的动物性膳食结构,增加禽类、水产类、乳类的摄入量,限制过多甜食及脂肪; 3)提高大豆制品的摄入量;

4)稳定粮食的摄入量,保持五谷为养的良好传统;

5)保证蔬菜的摄入量,每人每天500克,确保纤维素及矿物质;6)食用菌要纳入膳食结构;7饮食清淡 (三)适度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保持脑力和体力协调的适宜活动,是预防,消除疲劳,防止亚健康,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的饿一个重要因素,具体选择哪一种项目并不重要,贵在坚持,重在适度。 (五)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近数10年来的研究表明:有很多疾病的发生与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关系,如喜食油腻和甜食,缺少运动导致肥胖、高脂血症、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等;喜食咸食品,可导致高血压;吸烟增加肺癌的发病率等等,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能防止亚健康的发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晨间饮一杯淡盐水;每天三次刷牙,每次刷三分钟;冷水洗脸;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保持周围环境的清洁;不吸烟、少饮酒及咖啡,多喝茶;午后小睡;经常浴足;保持和谐的性生活等。

1


(六)保持心理健康

现代医学证实:精神、心理状态对健康长寿的影响是显著的,精神情绪对人体健康和衰老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首先要树立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自得其乐三乐精神正确对待已经发生的种种现实,采取有效方法,适应各种复杂环境、及时调节心理状态,如到公园散步,听音乐,作操,或与别人交谈,甚至到无人的地方发泄一下等都可以,对于不良情绪持续时间过长仍不能自控者,应该找心理医师来治疗。 (七)中药调理、药膳和食疗 1. 阴虚型者

1 兔肝菠菜汤:兔肝一具,菠菜100克,共煮作汤,汤作成后放麻油适量。 功效:滋补肝肾,滋阴润燥,养血止血,清肝明目。

2 调息补益香蜜:核桃仁50克,五味子2克洗净加蜂蜜适量捣烂成糊,温水冲饮。 功效:补肾固精。

3 左归丸:6克,每天3次。 功效:滋肾补阴。 2. 气阴两虚型者

1 冰糖五果养料羹:红枣5枚,龙眼肉15克,枸杞子10克,共煮10分钟,稍凉后,把带皮生梨及去皮香蕉切碎,放入温牛乳中,再加入冰糖适量。 功效:补虚滋阴润燥,壮腰健肾。 2 生脉饮:1支,每天3次。 3. 气血两虚者

1)龙眼枣泥:龙眼肉300克,大枣250克去核,入锅煮沸至7成熟,倒入姜汁,蜂蜜及谷麦芽粉,搅匀,略煮成泥状,每天1~2次,每次15克。 功效:健脾益肾、滋补心血

2)黄芪乌骨盅:乌骨鸡去毛去内脏,洗净,加浸泡30分钟的黄芪共入盅内,加水适量,隔水炖4小时即可。 功效:补脾益气、养阴生血。 3)归脾丸6克,每天3次。 功效:补气摄血。 4. 阴虚型者

1 五香羊肉:肥羊肉500克,煮熟切片,加盐,生姜,大蒜,五香粉及黄酒适量拌匀 功效:温中补虚,开胃健力,温肾填精。

2 韭菜炒虾仁:韭菜250克,油炒后放入100克鲜虾仁,再炒片刻,加少许胡椒粉。 功效:壮肾阳,温中散寒,健胃提神 3 右归丸或金贵肾气丸6克,每天3次。 5、肝郁性型者

1)决明子海带汤:决明子10克,浸泡后加入海带35克,入锅加水两碗,小火煎熬至一碗,去渣饮汤。 功效:清肝明目化痰。

2)菊花茶:菊花5克,佛手5克,山楂15克,和锅加水两碗,小火煎熬至一碗,去渣饮汤。 功效:解郁去火,清头目

3)逍遥丸:逍遥丸6克,每天3次。 功效:疏肝理气。 6、痰湿型者

1)萝卜丝饼:白萝卜250克,连皮切丝,加入陈皮丝、生姜丝适量及白扁头50克煮熟后研成泥,加盐少许,拌成馅做成饼,入油锅烙饼。 功效:健胃消食化痰湿。

2)二陈丸或正气片:二陈丸6克,正气片3片,每天3次。 功效:健脾理气化浊。 7、血瘀型者

1)甜醋补养猪蹄:猪蹄一只,洗净,去毛切块,加切片生姜和甜醋入锅,小火煮到猪蹄烂透。 功效:散瘀血,补气血,健脾胃、能乳汁。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fro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