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余秋雨作品中“文化自信”现象的分析与探讨》,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余秋雨作品中“文化自信”现象的分析与探讨
作者:王使璋
来源:《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2018年第10期
[摘 要] 余秋雨先生的作品中,从文化的传承、文化的反思到文化的比较,突出表现出“文化自信”这一命题。分析和探讨余先生作品中的“文化自信”现象,对新时期的文化大繁荣、文化大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关 键 词] 文化自信;余秋雨;分析与探讨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9-0117-01 一、“文化自信”科学论断的提出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和“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至此,“文化自信”的科学论断就此提出。[1] 二、余秋雨先生作品中普遍存在的“文化自信”现象
近年来,余秋雨先生发表了大量的散文随笔,如《文化苦旅》《千年一叹》《何为文化》《行者无疆》等作品,作品以独特的视角,文人的良知,理性的思考,哲学的思辨,对中西方传统文化进行了挖掘和整理,做了比较和研究。特别是对西方文化发源地的亲身考察,见证了西方传统文化的衰亡和败落;孤身一人寻访中华文明被埋没的重要遗址,从而加深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自信的理解。这些可以从余先生的作品中窥其一般。如《道士塔》里作者写道:“我想,藏经洞和甲骨文一样,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2]在《身上的文化》里面,他认为有了真正的文化,就不会再“扮演文化”。而是必须先“祛病”再“进补”。表现为两个“不再”即不再扮演和不再黏着以及两个“必要”,即必要存储和必要风范。[3]经过作者冒着生命危险的考察,在《文化苦旅》之十八章《鱼尾山屋》写到:中华文明能够成为唯一没有中断和湮灭的古文明,粗粗一想,大概有五个方面的原因。对此一一作了论述,字里行间透露出对中华文明的文化自信。总之,在余先生的作品里,文化是他所要表达的重要主题,在他优美、典雅、确切兼具哲思的文字里,文化自信喷薄欲出,拓宽了当代文学的天空。 三、余秋雨先生作品中对传统文化的反思
只有对传统文化批判和反思,才是对文化的最好的传承。余先生深谙此理,在他的作品中一次次对传统文化进行了解剖和反思,对文化自信进行了更好的诠释。在《宁古塔》中,作者对统治者的文化桎梏进行了批判和反思,他认为这样的“文字狱”的处置形式,从根本上摧残了中华文明的人性和人道的基础。在满清极端的文化政策下,中华文明依然劫后余生,绽放出炫目的文明之花。作者在考察国内的文明古迹时,在《我的山河》提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他说,中国文明是长城文明,长城内外的冲突和交融,正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主题,其重要性,远远超过看起来很重要的邦国争逐、朝代更替。这个观点,也把人们从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的传统思维模式中拉出来,重新审视中华文明所经历的历程,不无积极或者另辟蹊径的意义。与此同时,余先生在《学理的回答》中认为,中华文明之所以没有消失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庸之道”。它一次次拯救和保全了中华文化。想来也是如此,“极高明而道中庸”,不仅仅是中华民族每个成员修身养性遵循的原则,更是中华文明用来发展和融合其他文化的有力武器,虽然它不露锋芒,却无往而不胜。
四、余秋雨先生对中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与东方文化的比较
余先生冒着生命危险考察了巴比伦文化、埃及文化、希伯来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希腊文明即克里特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河文化和恒河文化以及对欧洲九十六座城市的考察,并在内心深处把它们和中华文化进行对比和比较,他发现,多少辉煌的文明在相互的征战中逐一湮灭,入侵者采用无所不用其极的手段,摧毁文明,试图不留任何痕迹。而中华文化因其体量自觉、自守自安、力求统一、惯于有序、简易思维、以德为帜、中庸为轴、特殊门径等八方面的因素,特立而独行。并且在多少次的异族入侵和统治过程中,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强大的亲和力,改变了入侵者的文化特质,将其融合,变成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 五、对余秋雨先生作品中“文化自信”现象分析与探讨的现实意义
在当今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趋势下,对余秋雨先生作品中“文化自信”现象的分析与探索,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余秋雨先生的作品以其张扬的文化自信,对我们有着积极的鞭策和激励作用,相信中华文化必将以更加伟岸的姿态,影响世界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Z].人民出版社,2016. [2]余秋雨.余秋雨散文[M].长江文艺出版社,2016. [3]余秋雨.文化苦旅[M].长江文艺出版社,2017.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fm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