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基层文化院团党建工作的实践之路》,欢迎阅读!

基层文化院团党建工作的实践之路
作者:暂无
来源:《现代企业文化》 2019年第12期
文/陈铮
党建工作在文化艺术作品生产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要介绍文化院团党建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在加强党建工作中的探索和取得的实效,为文化院团党建促业务工作再提升夯实基础。
加强文艺创作中党建工作引领
以组织建设为基础,进一步提升党建工作水平。
举好党建“引领旗”。强化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确保文艺生产方向正确。
夯实基础“强组织”。在业务部门层面成立党小组及项目党建模式,业务或项目负责人就是该党组织或项目党组织负责人。
规范制度“促落实”。充分发挥党支部一级政治组织作用,为各基层组织配备党建服务业务的“后勤兵”“保障员”,建立健全支部固定日、组织生活会等制度,结合重要活动节点,由党支部牵头组织开展“我的杭歌我的团”等党团员建言献策活动。创作“红色”题材系列演出活动,实现月月有活动,项项有成果。
抓好学习“出实效”。根据演出业务的分散性、不定期性及临时性特殊任务的需要,党员固定日活动有特色出亮点,做到主题日活动与演出业务互促共进,以“支部建在连上”“支部组织工作落实到项目中”的积极姿态落实好每月固定日活动,抓出成效创出特色。
以党建品牌为载体,进一步提升党组织创新力。
服务群众,传递党建“好声音”。坚持把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作为文艺创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弘扬“红色文化”。创作中注重把“红色元素”注入文艺作品编排全过程,让广大群众在寓教于乐中品味红色魅力,提高政治修养。创排了《党的女儿》《春暖花开》《美丽中国梦》《新征程,再起航》等综合歌舞演出。
争做“红色文艺兵”。创新文艺团队党员“先锋创优”积分制管理,设置编排讴歌新时代、传递能量、助推区域协同发展的公益节目考核指标,充分发挥党员和业务骨干的先锋模范作用。传播身边好党员的闪光言行和事迹,以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党员群众。
传承“红色基因”。各党组织坚持“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把骨干发展成党员”,按照“德艺双馨”的要求,开展党员、骨干双结对活动,形成 “一人带一队”“一队带一团”的良好效应;形成评先促优再出发,一批更比一批强的叠加发力效应;形成特色鲜明、富有实效的推动效率。
党建工作的探索与成效
以党建引领为抓手,进一步激发党建工作活力。
凝聚力量,做实公益。架起党建“连心桥”,各党小组充分发挥党员业务骨干和属地社区、高校、与“百千万”结对村架起“连心桥”,把优秀文艺表演送达基层百姓,共建美丽家园;传播青山绿水好声音,助推富丽乡村建设。
导向引领,服务社会。各党支部通过开展人民文艺为人民的服务活动,听取社区镇村不同年龄层的百姓建议,做实分类分层组织送戏下乡进社区工作,发挥杭歌文艺人才优势,以文艺力量助推美丽乡村建设,让高雅艺术走进基层百姓。做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宣传员。
创精推优,助力普及。承担社会责任,推动文艺普及。通过融入区域共建,在党支部引领下,歌舞乐团的文艺骨干积极参与区域双创共建,做好文化惠民文艺演出线下订单预约和订单式文化服务,将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作品送到基层,推动艺术普及。
推动公益,志愿服务。在支部内各小组层面,积极开展项目化互联互动、共建共享,扩大党建工作的覆盖面、参与度。编导和歌剧团项目支部与省女监党支部创办“重返爱的世界”艺术节,形成了支部党建引领创作公益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更是艺术作品公益力量的最有力体现,为助推党建业务同频共振、深度双促进打下了良好根基。
以队伍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打造一流团队。
院团党支部始终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加大招聘和培训力度,进一步完善员工绩效考核制度,努力打造一支满足社会和市场需要的“文艺铁兵”。
确保文艺团队新生力量。持续开展校园招聘和订单式前置招聘优秀人才工作,扩大各专业不同层次人才的储备比例,夯实各类专业人才的储备量基础,满足歌、舞、乐全上场以及多台同演的专业人员需求。
有序推进员工培训工作。在专业培训方面,落实好专业新人业务强化培训的同时,同步进行始业教育,进入单位大厅在“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的标题下,是杭歌60年的发展史以及各时期精品力作图片展示,小到原址的门牌、大到各类奖项700余件的陈列……这些都
承载着一代代杭歌人的初心。锤炼党性,我们永远在路上;文艺创作为人民,公益使命有担当。
“传帮带”促成长。传承与发展并重,推动艺术生产,针对新入职员工环境、业务不熟悉等情况,以老带新,积极发挥党员的“传帮带”作用,切实加强新入职员工的业务指导,帮助他们尽快融入集体进入专业角色;践行以党建带动业务工作、以专业工作促党建发展的理念,通过给年轻干部专业骨干腾实践空间、压担子、下任务等方式以全方位提升优秀中层干部专业骨干的工作思路宽度、工作方法精度、工作能力强度,以双促进为目标,培养担当有为干部。
强化绩效导向。进一步完善人才考核激励体系,坚持用好绩效考核这个“指挥棒”,将月度绩效奖作为激励手段,做到人岗相适、公平公正、奖优罚劣。并积极探索对优秀专业领衔人才的长期激励机制,不断创新员工专业技术技能和一职多能发展多通道激励机制。
以群团组织为纽带,进一步构建和谐企业文化。
院团演职员132人,演员平均年龄23岁。为带好这支多专业且偏年轻化的队伍,需要我们党政工团合力构建好内生环境。为此,党支部坚持党建带工建、党建带团建,党政班子齐心协力,积极打造和谐团队。
凝聚力量,提升忠诚度。团队从关心关爱新员工,增加增强发展力开始,以实效提升团队凝聚力,为新演员统筹安排集体宿舍,缓解其生活压力;制订院团内跨部门专业讲座制,使一线部门演员对舞台、灯光、音响、舞美及营销、行政管理等专业知识有了进一步理性认识,不仅是对全员专业技能培训提升的具体举措,同时打开了一线演员多技能发展的职业通道。
强化绩效,促进业绩。通过每年业务考核使真正优秀且演出场次饱和的专业骨干,每年业绩收入增幅在10%左右,确保业绩考核和创作节目质量出实效,激发优秀骨干员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创新创业激情。
传递爱心,回馈社会。打造有温度的团队,自创优秀文艺节目奉献社会大众,让“党的声音、改革发展的新变化、蓬勃发展的新气象……”飞入寻常百姓家。连续8年在火车站、长途汽车站为回乡旅客演出:“温暖回家路”“与外乡人跳舞”“牢手”等公益节目。
丰富演职员业余生活。充分发挥工会桥梁纽带作用和共青团生力军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各类聚集力量、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理论学习专业知识并重的专业技能竞赛,分类岗位大练兵等竞技赛,不断苦练内功,打造过硬本领,增强团队凝聚力、向心力。
(作者单位:杭州文化广播电视集团杭州歌剧舞剧院党支部)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fi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