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经络养生》,欢迎阅读!

一、什么是经络
《黄帝内经》载:“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经络具有“行气血、营阴阳、决死生、处百病”功效,调节经络“濡筋骨、利关节、调虚实”。经络作为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针灸、推拿的基础。
中医认为,经络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是经脉与络脉的总称,经络是运行气血的通道。“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也指周身气血运行的通道。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中医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各个方面,几千年来指导着我国针炙、推拿、按摩及中医各种临床实践。对保健养生起到很大作用。 二、经络组成
中医里的“经”有路径的含义,经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是经络系统的主干。
中医里的“络”有网络的含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 经络二者相互交叉,紧密相连,将人体各部联结成一个有机整体。
经络中的正经、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纵横交错,联系人体各脏腑组织。经筋、皮部,联系肢体筋肉皮肤,这样,经络将人体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人体各部的活动保持着阴阳协调统一。
人体中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干,内属脏腑为阴,外络肢节属阳。 经络内联五脏六腑,外布五官七窍、四肢百骸,沟通表里、上下、内外,将人体的各部分连接成有机的。它不仅指导着中医各科的临床实践,而且是人体保健、养生祛病的重要依据 三、经络的养生的作用
(一) 联系脏腑,沟通肢窍
经络中的正经、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别联系人体各脏腑组织。经络将人体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人体各部的活动保持着阴阳协调统一。 (二)运行气血,濡养全身
人体各个脏腑组织器官在气血的温养濡润下,才能发挥其正常生理作用,使体内脏腑、 体表、五官、九窍、皮肉筋骨均能息息相通,协调一致,这些均依赖经络传输运行来完成。 抗御病邪,保卫机体经络行气血而营阴阳。
营气行于脉中,卫气行于脉外,使营卫之气密布周身,调于五脏,和于六腑;在外抗御病邪,防止入侵。 (三)辨证归经 中医学“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的观点,说明保持经络通畅是预防疾病的首要前提。 通过辨析患者体征及相关部位发生病理变化的症状,以确定疾病所在的经脉。反映病理变化指导治疗,通过针刺、艾灸、推拿、按摩等手段,刺激体表腧穴,以疏通经气,调节人体脏腑气血 功能,从而达到治疗、预防疾病的目的。
在现实生活中,如散步、跑步、游泳、跳舞、意念入静及各种体育运动等均可使经脉疏畅,运行通达各脏器,从而达到健身、养生的目的 四、经络养生的方法
经络养生就是根据中医经络理论,按照中医经络和腧穴的功效主治,采取针、灸、推拿、按摩、导引等经络调节方式,达到疏通经脉、调和气血、平衡阴阳,调整脏腑功能、增强免疫力的重要作用,是防病疗疾的主要手段。而最终实现驱邪治病,使机体恢复“阴平阳秘”的和谐状态。
经络养生法是运用疏通经络手段,包括针刺法,艾灸法, 拔罐法、刮痧 、按摩等方法。 针法是以毫针刺激人体经络穴位,通过提、插、捻、转等不同手法,起到调整脏腑、疏通经络的作用。
灸法是借助艾火热力,灸灼、薰熨穴位,以达到温通经络、调养脏腑的效果。
按摩是用手对人体经络穴位进行按、拿、点、推、揉、拍等手法,起到运行气血、健身祛病的作用。 各种方法各有特长,既可单独应用,又可按需综合施行。如能持之以恒,不失为简单、易行、实用、有效的养生祛病良法 五、经络养生的好处 (一)点穴 :
1、防治头、颈疼,预防中风
头部点穴:点按风府穴:双掌掌根贴于耳后,双手中指弯曲以指尖点按头后正中线的风府穴约1分钟,力量适中。风府为督脉穴 2、防治头痛、眩晕、失眠、健忘、脱肛
点百会、四神聪:双掌掌根贴于头的两侧,然后以双手中指指腹依次点按头顶百会穴及四神聪穴,约1~3分钟,力量适中。百会为督脉穴,四神聪为外经奇穴,头为诸阳之会 3、防治前额头痛、鼻衄、鼻渊等
点印堂:以双手中指指尖点按双眉中间印堂穴,约1分钟。印堂为经外奇穴。 4、可防治头痛、目疾
点太阳:以双手中指指腹分别点、揉两侧太阳穴,点法和揉法结合,约1分钟。太阳为经外奇穴。
5、点胺此穴可醒脑提神,用于神志昏迷、惊风与腰脊强痛
点人中:以左手中指指腹按人中穴。人中又称水沟,为督脉穴, 6、上肢点穴按摩 取坐位,先以右手拇指掐按左手中指尖的中冲穴及小指的少冲穴,然后以右手拇指指腹依次点按合谷穴、列缺穴、内关穴,也可点按左、右手的十宣穴。 换左手指点按右上肢各穴,穴位同上。
7、下肢点穴按摩: 以双手中指指腹分别点、揉两侧足三里穴和委中穴,点法和揉法结合。 (二)、艾灸保健法 1、自我艾灸保健法
自我艾灸时多用艾条灸,因为艾条使用方便,也好控制。
取坐位,全身自然放松,呼吸平稳,心无杂念,将所施灸的部位暴露出来。灸时要注意防止火星落在皮肤上,避免烫伤。悬灸上肢穴位:内关。悬灸下肢穴位:涌泉、足三里、三阴交 2、被动艾灸法
被动艾灸也就是请他人帮助施以灸疗,艾柱灸与艾条灸均可以。 被灸者一般取仰卧位或俯卧位。全身自然放松,心情愉悦。然后将要施灸的部位暴露出来。施术者站于一旁,也可取坐位,手臂及身体自然放松,心无杂念,轻巧操作,从容缓和,全神贯注。被动灸法多用于胸腹 部或腰背部,养生的穴位有气海穴、关元穴、中脘穴、神阙穴、华佗挟脊、肾俞、命门
(三)按摩养生法 1、双手拍头
取坐位,头身正直,然后用双手掌在头部施轻拍法,由前向后,均匀拍打,力量要轻柔有弹性,双手轻拍约20次。 2、按摩后脑
两手指交叉,抱在后颈枕下部,左右来回横向搓摩约20次,力量要轻柔适中。 3、梳头浴面
双手五指分开如爪,自前额向后梳头10次,继而用手掌自上而下摩擦面颊10次。 4、旋摩耳轮
先用掌心旋摩耳郭前面10次,然后水平方向摩擦耳郭前面和后面10次。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fX3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