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制度及人员岗位职责

2023-01-17 17:08: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工作制度及人员岗位职责》,欢迎阅读!
岗位职责,工作制度,人员


工作制度及人员岗位职责

一、工作制度

1. 认真执行检验技术操作规程,保证检验质量和安全,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2. 普通检验,一般应于当天发出报告,急诊检验应在检验单上注明“急”字,随采随验,及时发出报告,对不能及时检验的标本,要妥善保藏。标本不符合要求者,应重新采集 3. 认真核对检验结果,填写检验报告单,做好登记,签名发出。检验结果与临床不符或可疑时,应主动与临床医生联系,重新检查,发现检验项目以外的阳性结果,应主动报告 4. 检验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器材、容器,经清洗、干燥、灭菌后放原处,污物及检查后标本妥善处理,防止污染

5. 采血必须坚持一人一针一管,严格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

6. 检验室应保持清洁整齐,认真执行检验仪器的规范操作规程,定期保养、检测仪器,不得使用不合格的试剂和设备

7. 建立并完善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开展室内质量控制,参加室间质量评价活动 8. 配合临床医疗工作,开展新的检验项目和技术革新 9. 应制定检验后标本保留时间和条件,并按规定执行。废弃物处理应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10. 加强检验室安全管理和防护,做好生物及化学危险品、防火等安全防护工作遵守安全

管理规章制度 二、质量管理制度

1. 检验科人员必须熟悉本专业质量控制理论和具体方法

2. 制订各项检验的操作手册,生化、临检等检验,一切操作要做到规范化、程序化

3. 对各种仪器,必须定期进行功能及质量检测并标定后使用。使用合格的检验试剂,定期检查有无过期试剂

4. 应积极开展室内质控,制订相应的措施,做到日有记录、月有小结、年有总结。有原始记录及质控图。对检测中出现的失控项目要停止报告,查出原因,针对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并有记录,然后报告 三、查对制度

1. 建立健全查对制度,杜绝医疗事故,减少差错发生

2. 每次检验,检验师应对结果进行复核,并签上姓名。遇疑难问题,应及时报告科主任 3. 采集标本时:

1)门诊病人:认真查对科别、姓名、性别、年龄、检测项目、标本(质、量)

2)住院病人:认真查对科别、住院号、床号、姓名、性别、检测项目、标本(质、量)同一病人,多张申请单时,认真查对各申请单的临床资料是否一致 4. 检验时,认真查对仪器性能、试剂质量、检验项目与标本是否相符 5. 检验后,认真查对检验目的、结果、是否缺项等 6. 报告单时,认真查对科别、姓名及检验项目

7. 血型及输血检验时,认真查对病人姓名、性别,标本、血袋编号、标签是否完整,标本和诊断血清是否符合要求,献血员姓名,血型、Rh血型及血交叉试验结果,血袋是否有破损及血液质量。试验结果除肉眼观察外,必须用显微镜观察结果,以防弱凝集遗漏。复核者应认真核对一次标签、血型、Rh血型及交叉试验结果后,签上核对者姓名 四、检验标本管理制度

1. 标本一律凭单采集,做好五查五对(科别、床号、姓名、性别、检验项目),临床科室送的标本要核对检验单、检查项目和标本采集是否合乎要求

2. 各项检验标本分类进入各项检测程序,并严格做好编号和核对,缓检标本应核对后妥为保存




3. 检验后的标本应按规定根据不同要求和条件限时保留备查,特殊标本特殊保存 4. 凡有传染性的标本,应按传染性标本管理规定须经灭菌处理后才能弃去 五、检验报告管理制度

1. 检验报告单必须按检验要求逐项填写清楚,使用统一的法定计量单位,数据准确,书写规范,填写后核对,不涂改,不破损,不污染

2. 阳性与阴性结果的书写,必须清楚,以免错误。如报告单为表格时,阳性用“+”表示,阴性可用“Ø”表示,未查者可用“/”表示

3. 报告单必须有检验者签字(全名)和签发日期,急诊报告应注明标本采集(收到)及发报告时间

4. 当日完成的检验报告单按科室分好,每天下班前半小时分送各科室 六、临床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

1. “危急值”是指当这种检验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2. 医院建立危急检验项目表与制定危急界限值,并要对危急界限值项目表进行定期总结析,修改,删除或增加某些试验,以适合于本院患者群体的需要

3. 建立检验室人员处理、复核、确认和报告危急值程序,并在《检验危急值结果登记本》上详细记录(记录检验日期、患者姓名、病案号、科室床号、检验项目、检验结果、复查结果(必要时)、临床联系人、联系电话、联系时间(min报告人、备注等项目) 4. 医院定期检查和总结“危急值报告”的工作,每年至少要有一次总结,重点是追踪了解患者病情的变化,或是否由于有了危急值的报告而有所改善,提出“危急值报告”的持续改进的具体措施 七、仪器管理制度

1. 各种检测仪器按医疗器械进行登记,专人保管,定期检修保养和按规定办理报销、报废手续

2. 精密仪器,设专柜存放,实行定人使用、保养、保管责任制。无关人员一律不得使用 3. 各种精密仪器、器械,须经校正合格后使用,计量仪器应按市技术监督局规定每年实行强制检定

4. 新购仪器、器械、须经检测验收合格后使用,不熟悉仪器性能者不能独立操作,无维修知识和技能者不得随意拆卸检修

5. 各种仪器在使用中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严格保养程序,经常保持仪器处于灵敏状态。仪器室内严禁存放挥发性、腐蚀性的化学物质,注意防潮和防爆晒 八、登记制度

1. 建立健全登记制度以保证各种检验结果为临床提供科研数据,便以回顾性总结检验质量、数量

2. 设立以下登记本: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血凝、穿刺液常规、血型、生化等检验结果登记本。各种贵重仪器每日运行情况记录本。化验单发送登记本及特殊标本收集登记本。不合格标本拒检记录本

3. 科室人员必须认真、及时登记,结果准确、清楚、完整 4. 违反上述规定者,从重处罚 九、卫生制度

1. 每天打扫、拖擦地面、地板、擦抹台面。定期擦抹门窗及玻璃、桌、椅。物品放置有序,保持科室整洁

2. 不在检验室吸烟、进食,不乱丢纸屑等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fTI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