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升初语文古诗词从军行赏析》,欢迎阅读!

小升初语文古诗词参军行赏析
小升初语文古诗词参军行赏析 参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参军行: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旧题,多写军队务旅征战之事。王昌龄作的《参军行》共七首,这里选入第四首。
2.青海:即今青海湖。长云:多云,漫天皆云。雪山:终年积雪的山,指祁连山。
3.孤城:指玉门关,因地广人稀,给人以孤城之感。这句词序倒装,意思是“遥望孤城玉门关”。
4.穿:磨破。金甲:战衣,是金属制成的盔甲。
5.破楼兰:借指彻底消灭敌人。楼兰:汉时对西域鄯善的称呼,诗中泛指当时侵扰西北边区的敌人。
唐代边塞诗的读者,往往因为诗中所涉及的地名古今杂举、空间悬隔而感到困惑。疑心作者不谙地理,因而不求甚解者有之,曲为之解者亦有之。这首诗就有这种情形。
另一说,次句即“孤城玉门关遥望”之倒文,而遥望的对象那么是“青海长云暗雪山”,这里存在两种误解:一是把“遥望”解为“遥看”,二是把对西北边陲地区的概括描写误解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见,而前一种误解即因后一种误解而生。
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兼顾西方、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护河西走廊。“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屡次
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那么是突厥的势力范围。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这两个方向的强敌,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画面上出现青海与玉关。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fMK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