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学院生物系SCI论文频传佳音 - 西安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2022-10-13 00:59: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生命学院生物系SCI论文频传佳音 - 西安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欢迎阅读!
西安交通大学,术学院,频传,生物系,佳音
生命学院生物系SCI论文频传佳音

2011-03-29 00:00:00

继去年生物系王一理教授指导的博士生高美丽在自由基生物学领域的权威杂志之Free Radical Biology and Medicine (自由基生物学医学2010年影响因子 6.081)发表了苯并芘致癌机理的研究 (见后附论文1) 后,刘健康教授指导的博士生冯智,白丽园等所做剧烈运动导致肌肉损伤的线粒体动态变化及橄榄油主要成分

Hydroxytytrosol保护机制的论文最近又被Free Radical Biology and Medicine杂志接受,刘健康教授为通讯作者(见后附论文2)。

近来,生物系还有以下18篇文章连续被接受发表:

刘健康教授研究组与上海交通大学沈伟利副教授,医学院臧伟进教授,美国南加州大Lester Packer 教授等合作的关于硫辛酸和其衍生物硫辛酰胺促进脂肪细胞线粒体再生,可能预防肥胖和糖尿病的文章,已发表于药理学领域的权威杂志之一British Journal of Pharmacology (英国药理学杂志,2010年影响因子 5.2042011年第三期上,刘健康教授为通讯作者(见后附论文3)。

刘健康教授研究组与中国海洋大学郝杰杰博士,加州大学欧文分校Dr. Edward Sharman等合作的关于线粒体组合物对糖尿病大鼠肝脏线粒体保护作用与机制的文章,被营养学领域的重要杂志之一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英国营养学杂志,2010年影响因子 3.446)接受,刘健康教授为通讯作者(见后附论文4)。

刘健康教授研究组的硕士研究生严炯关于绿茶主要成分茶多酚在改善糖尿病症状,调控肌肉中细胞自噬过程的文章,被营养学领域的另一重要杂志之一Journal of

Nutritional Biochemistry (营养化学杂志,2010年影响因子 4.288) 接受,该工作是刘健康教授与另一国际大公司---帝斯曼公司合作的科研项目。龙建刚副教授和刘健康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见后附论文5)。

刘健康教授研究组与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孙孟伟研究员等合作的关于线粒体组合物对运动损伤的保护及促进疲劳恢复的文章,被运动医学领域的主要杂志之一Scandinavian Journal of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斯堪的纳维亚运动医学科学杂志,2010年影响因子 2.335)接受,刘健康教授为通讯作者(见后附论文6)。

莫晓燕研究员等人关于赤芍苷对急性心肌缺血保护作用的文章被植物医学专业杂志Phytomedicine植物医学2010年影响因子 2.174)接受,莫晓燕研究员为第一和通讯作者(见后附论文7)。

丁岩博士关于Saposin C 调控前列腺癌细胞中雄激素受体表达和功能的文章在 Journal of Cellular Biochemistry(细胞生化杂志,2010年影响因子 2.935)上发. 这是丁岩博士在山东大学读博士学位时的工作,为文章的第一作者,通讯作者是山东大学的苑辉卿教授(见后附论文8)。

邵晨副教授关于“一个腹毛类纤毛虫新种的描述、细胞发生和系统发育地位探讨”的文章,在原生动物学领域权威杂志Journal of Eukaryotic Microbiology(真核微生物学报,2010年影响因子2.355)上发表。这是邵晨博士在中国海洋大学读博士学位时的工作为文章的第一作者,通讯作者是中国海洋大学的胡晓钟教授。(见后附论文9)。

张雅利博士等人关于柿多糖硫酸酯修饰方法及其抗氧化、抗凝血、对胸腺细胞影响的系列研究论文分别在Food Chemistry 食品化学2010年影响因子3.146,见后附论文10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生物大分子,2010影响因子 2.366,见后附论文11),Carbohydrate Polymers (碳水化合物聚合物,2010年影响因子3.167见后附论文12)上发表。 这是张雅利读博士学位时的工作,为文章的第一作者。以上文章的通讯作者分别为张健保教授和张雅利博士。另有一篇关于新型PEGPHA材料的微生物合成的文章已修回至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中国高分子科学杂志,2010年影响因子 0.526,见后附论文13),其中张雅利博士为第一作者,通讯作者为卢晓云副教授。


卢晓云副教授等人就生物可降解材料聚羟基脂肪酸酯(PHA)纳米颗粒制备、载药及肿瘤靶向治疗方面的初步研究结果分别在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应用微生物和生物技术,2010年影响因子 2.896,见后附论文14)和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应用聚合物科学杂志,2010年影响因子 1.203,见后附论文15)上发表。卢晓云副教授为第一作者。卢晓云副教授博士后期间关于激酶抑制剂筛选方面的工作也已被Organic & Biomolecular Chemistry (有机和生物分子化学2010年影响因子 3.762,见后附论文16)接收,卢晓云副教授为共同第一作者。

李幼芬高级工程师与美国University of Texas白益东教授合作的 关于衰老小鼠肌肉中含有线粒体DNA cybrids生成和生物能变化分析的论文被Nucleic Acids Res(核酸研究,2010年影响因子 7.479) 发表,李幼芬高级工程师为第一作者(见后附论文17)。 马建岗教授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柳万生博士合作的关于哺乳动物染色体高分辨RH比较图谱构建的论文在Animal Genetics动物遗传,2010 年影响因子2.605)上在线发表,马建岗教授为第一作者(见后附论文18)。

高美丽博士关于苯并芘导致氧化损伤和DNA损伤的论文,发表在Mutation Research (致突变研究2010年影响因子 2.552,见后附论文19)

杨铁林博士等人关于SOX6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对骨质疏松症影响研究的文章被骨质疏松领域专业杂志Osteoporosis International (国际骨质疏松学杂志,2010年影响因子4.997, 见后附论文20)接受,杨铁林博士为第一作者。

【打开附件】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fLv.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