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学科教学融合创新示范课例自由平等的追求教学反思表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欢迎阅读!

附件5:
教学反思表
学校全称 课名 学科
自由平等的追求 道德与法治
教师 年级
八年级
1.应用了哪种能力点的哪些功能,效果如何?
本节课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知道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做到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不歧视他人,富有正义感。”教学设计运用到能力点A1;知识点的讲授运用到A9和A10。课堂气氛较好,同学们的思维比较活跃,有的同学的总结相当出彩,出乎老师的意料,真正使学习变成了一个快乐的汲取知识的过程,使学生变成了快乐的学习者。
2.在教学活动应用新媒体新技术的关键事件(时间3-8分钟左右(按照完整视频的时间点),每节课2-3段),引起了哪些反思(如教学策略与方法的实施、教学重难点的解决、师生深层次互动,生成性的问题解决等)。 1、在网络中找到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视频进行运用,更直观的展示社会现状。 2、运用图片展示这种方式增加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让学生自己组织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小组的讨论得到结论,加深认知。
3、板书设计是为了让整节课的情感得到升华,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树立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贡献的远大理想。
4、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主体地位,把问题设置权利交给学生,在组织学生讨论,在讨论中给予一些建议,引导学生思路。
3.新技术应用于教学的创新点及效果思考(教学组织创新、教学设计创新等)。
1、从学生心理角度出发,让学生参与讨论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认知。这样的“身临其境”才能实现“感同身受”,学生获得的知识才能学以致用。
2、在知识点的讲述中,运用能力点的知识,结合真实案例,注重环环相扣,展现清晰的教学目的。每个知识点的衔接都是有联系的,这样让学生在课堂中不会感觉到跳跃,不容易打乱学生思路。
4.对新技术的教学适用性的思考及对其有关功能改进的建议或意见。
教学中新技术的运用,提升了教学效果,对学生的能力开发起到促进作用。但有些功能的实际操作还是不能实现常态化,运用起来不太得心应手,需要增强学习能力和运用能力。
注:此模板可另附纸。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eoR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