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教育品行差的学生

2022-08-13 08:39:2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如何教育品行差的学生》,欢迎阅读!
品行,如何,学生,教育


浅谈如何教育品行差的学生



如何教育培养一个学生健全人格,以及优良的品行和学业成绩,这是每个教师特别是当班任老师必须探究的问题。在一个班级中,每个学生的个性、爱好、行为习惯及道德品行各有千秋,其中有的学生学习成绩还不错,也有一定的潜力,但在学校、在日常的学生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品德、习惯存在着许多问题,影响了他们进一步的发展。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及考试制度的限制,诸多家庭、或有些老师对孩子的教育是重智育而忽视了品质、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教育。因此,有些学生在学习方面不错,但在品德、行为习惯、心理素质等方面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我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善于发现闪光点,激发学生进取的欲望

这些学生天资聪明,他们都有各自的长处和短处,而且表现欲望都很强,都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老师只有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肯定他们的优点,这样才会激励他们进取的欲望,才会使他们有被人认可的喜悦,这时老师再做引导使其改正不足就比较容易了。如我教的三年级有个女同学,学习成绩很不错,但父母对其过于溺爱,视为掌上明珠,从小娇生惯养,滋长了她娇气任性的不良习气,在学校动不动就与同学吵架,无事生非,大家都讨厌她,不愿跟她交朋友。但她有个特长,普通话说得非常流利准确,朗读、唱歌声音响亮。于是,我就凭她这一点优点,选她当小老师,她感到很荣耀,非常乐意接受这个任务。每当她做得好的时候,我都积极加以肯定和表扬,并以父母般的爱心耐心细致地教育她,经过苦口婆心的教育使她认识到自己的缺点,这样使她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希望做得更好的欲望更强烈了。从此,她更加勤奋学习,努力进取,道德品质表现甚好,期末还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对这个学生,我就用这一点带动她在另一方面做好,这样孩子的进步就会在潜移默化的引导中完成。 二、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用“责任”约束不良的行为

我从多年担任班主任工作体会到: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是转变品行较差学生的一剂良方,孩子有了责任感和责任心,就会自觉地把自己的工作任务做好。因此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有助于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品德方面的教育。为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我都是有意给这些聪明的小淘气当班干部,让他们为自己所任的职务负责。如我班有个男同学有点骄横霸道,经常欺负弱小同学,而且很自私,对同学说话也不够文明礼貌,按衡量班干部的要求标准,谁也不会同意他当班长的,但他在同学中有一定的威信,我想:要是好好培养可以成为老师的好助手。于是我在全班同学面前决定破例让他当班长,让班长的责任去约束他。我又向他说明当班干部的光荣和对他提出应如何管理班级的要求及应尽的职务,并鼓励他一定能当好班长,这时他感到很光荣。自从他当班长以后,从学习、纪律等方面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每做出一点微小的成绩,我都对他进行表扬鼓励。渐渐地,他的不良行为表现消失得无影无踪,他在同学们的心目中的地位也更高了,和谐的同学关系促进了他的学习。

三、社会、学校、家庭三结合,使孩子健康成长

父母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任老师。所以对孩子的教育不仅是学校教育,应包括家庭和社会教育只有做到“三结合”,才能使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健康地成长,才能成为有高尚道德的小公民。我班有个学生每天放学一回到家就把全部的精力放在玩电子游戏机上,家长却不闻不问,放任迁就,致使原来学习、品质都很优秀的学生却一落千丈,成绩不理想,并出现小偷小摸的不良行为,慢慢地和同学们的隔阂越来越远。于是,我就对这个同学进行家访,跟家长进行谈心,指出对孩子的缺点不能过于迁就怂恿,这样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很不利的。通过与家长沟通联系,家长负起了管教孩子的责任,经过学校与家庭结合教育,这个学生的学习成绩、思想品质有了可喜的进步。教育一个学生,老师更要用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在班级中创造利于学生成长的氛围。总之,对于一些学习、品行不够好的学生,应要有一颗慈爱的心去关心他,教育他,挖掘他们自己的优点,用优点克服不足,加强对他们人格、习惯方面的教育,使他们成为德、智、美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eeC.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