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欢迎阅读!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历史常识备考(一) 一、袁世凯称帝
清末新政期间推动近代化改革,辛亥革命期间袁世凯逼清帝溥仪退位,以和平的方式推翻清朝,统一国家,并当选为第一任中华民国大总统,选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1913年3月20日,袁世凯指使特务暗杀热衷于议会民主的国民党领袖宋教仁。孙中山从日本回到上海,他看清了袁世凯的反动面目,认识到“非去袁不可”,极力主张出兵讨袁,发动“二次革命”。
1913年10月10日袁世凯就任正式大总统,在故宫太和殿举行就职典礼。在位期间袁世凯积极发展实业,统一币制,创立近代化司法和教育制度。1914年5月23日,袁世凯改革全国地方官制,1914年他又下令解散国会,颁布独裁专制的《中华民国约法》,同时废除《临时约法》,并改内阁制为总统制。紧接着,袁世凯修改了《大总统选举法》,把自己置于终身总统的地位。
1915年底,袁世凯当上“中华帝国”的皇帝,宣布改1916年为洪宪元年,准备元旦登基,但未能成功。孙中山发表《第二次讨袁宣言》,号召人民将反袁斗争进行到底。1916年6月6日,袁世凯因被孙中山带领的保路运动抗郁郁而死,时年57岁。 二、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是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前后由胡适、陈独秀、鲁迅、钱玄同、李大钊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青年杂志》自2卷1号起改名为《新青年》。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提倡民主和科学。 “民主”是指民主思想和民主政治;“科学”主要是指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资产阶级宣扬民主,反对封建专制,把斗争矛头直指封建专制的理论支柱儒家思想;宣扬科学,反对封建迷信和愚昧。
关于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四个提倡、四个反对的阐述,真正体现出了新文化运
动的“新”之所在。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历史常识备考(二) 一、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前,中国仍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制国家。但由于清王朝这个封建地主政权腐朽没落、妄自尊大,固步自封,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逐渐落后,所以封建制度已危在旦夕。英国资产阶级以鸦片作为侵略中国的手段。鸦片的泛滥给中国社会造成了严重危害。道光皇帝派林则徐到广东查禁鸦片。
1839年6月,虎门销烟标志着禁烟运动取得胜利。但是英国却由于林则徐的虎门销烟借机侵略中国,但其实质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向中国走私鸦片,以扭转中英贸易逆差。1840年6月英国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最后以中国的战败告终。
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南京条约》,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它使中国领土完整和主权遭到破坏,中国的封建经济日益解体,中国从此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列强的侵华战争和不平等条约
1840年,大英帝国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强加给中华民族以深重的灾难。
1856年至1860年间,英法两国在俄美的支持下,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先后被迫签订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沙俄趁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瑷珲条约》、《北京条约》和《中俄堪分西北界约记》,吞并中国领土140多万平方公里。
1894年8月日本发动了甲午战争,1895年中日签订了《马关条约》。它使刚刚崛起的日本通过掠地、赔款获得了巨大利益,为日后不断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打下了基础,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1900年6月八国联军发动了侵华战争,8月八国联军侵入北京。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德等八国签订了《辛丑条约》。
通过这些不平等条约,资本主义列强扶植封建势力作为统治中国的工具;蚕食和
鲸吞中国领土;出兵控制,窃取中国军事要地;划分势力范围;控制重要通商口岸和建立租界;施行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通过战争勒索巨额赔款;在中国进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历史常识备考(三) 一、太平天国农民运动
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秘密进行反清活动。清朝咸丰元年到同治三年(1851年—1864年)之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起的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农民起义战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这是19世纪中叶中国的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太平军于1853年3月攻克南京,宣布南京为天京,正式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农民政权。颁布了以土地分配制度为核心的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
1864年,太平天囯首都天京陷落,标志着运动失败。太平天国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揭开了民主革命的序幕。 二、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是清后期至清末时,清廷洋务派官员抱着“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和目的,在全国展开的工业运动。
中国资本主义,最早出现于洋务派举办的洋务企业中。洋务派,是在镇压太平天国革命的过程中,在外国侵略者扶植下发展起来的清朝统治集团中的一个派别。 清政府中以奕忻、左宗棠、曾国藩、李鸿章等为代表的洋务派官僚为挽救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发动了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宗旨,以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军事装备和科学文化为主要内容的自救运动。
19世纪60年代为“自强”阶段,重点兴办军事工业。70~90年代为“求富”阶段,重点兴办民用工业。由于洋务运动带有浓厚的封建性、买办性和垄断性,不能挽救清王朝,但在客观上对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e7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