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半宝宝上幼儿园被“劝退”!再不做早教就真的晚了

2023-01-05 00:00: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岁半宝宝上幼儿园被“劝退”!再不做早教就真的晚了》,欢迎阅读!
劝退,早教,再不,幼儿园,真的
2岁半宝宝上幼儿园被“劝退”!再不做早教就真的晚了



最近,微信群里的一位宝妈引起了我的注意。

她在群里咨询说,从宝宝出生之后,她就辞职全职在家带孩子,现在宝宝已经2岁了,她也萌生了重回职场的想法。

她发现自己家附近新开了一家早教中心,设施非常好,她非常心动,想把孩子送进去,求大家给点建议。



一下子,好几个有经验的宝妈跳出来,积极帮助她,大家先是让这位妈妈把孩子的情况具体说说。

她滔滔不绝地开说了,孩子在家不太说话,主要靠比划。不过她觉得问题不大,老师应该也能看懂。吃饭是她追着喂的,午睡时间也不固定,比较随意,总的来说,一句话,孩子在家的吃喝拉撒需要宝妈时时关注。



渐渐地,群里没了声响。

这位宝妈继续问:“你们说,我家宝宝现在去早教中心合适吗?”

这让我想起来,前一段时间有个新闻。

在芜湖,一名2岁半的女宝入园才3个月,父母就接到了“劝退”通知。为啥呢?原来,这个小朋友从入园后就先后与10名同学发生冲突,还真是个性子很烈的小女孩。

小朋友的妈妈觉得有冲突很正常啊,老师做好监管就可以了。最后两方僵持,园方只好让孩子退学。

孩子到了2岁之后,已经可以做到很稳地跑跳了,能与人简短的交流,于是我们就认为是时候可以脱手了。



可是脱手后,孩子并不能很好地适应。

其实,类似的这种新闻屡屡见报。2岁送孩子入园,孩子无法适应,这应该怪谁呢?

为什么要送孩子去上早教?



有很多宝妈觉得,孩子上早教中心就是在里面待一天而已,什么都不学。

再加上不久前,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开展幼儿教育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规定幼儿机构严禁教授小学课程内容。导致我们会理所当然地把早教机构与辅导班划上等


号。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孩子到了早教中心后,每时每刻都在学习

1978年,全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法国巴黎聚会。有记者问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卡皮察:“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里学到了您认为是最主要的东西?”



他出人意料的回答说:“是6岁之前的教育

记者被他的回答惊呆了:“您在6岁之前都学到了些什么呢?”

他说:“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可见,在早教机构,虽然没有学习深度知识类的课程,但是一日活动的每个环节,都是学习,都是在培养着孩子的兴趣、习惯以及良好的性格。

除此之外,早教机构也为孩子创造了一个很好的社交氛围,教会他们怎样建立友谊,会他们在没有老师和妈妈帮忙的情况下,自己独立解决和小伙伴之间的冲突。



所以说,小朋友们在早教机构里,每天要学的事情真是方方面面,十分不容易啊!

为什么上早教?



对于早教的定义,国家是这样给出的:广义指从人出生到小学以前阶段的教育狭义主要指上述阶段的早期学习。早期教育应向前延伸到出生以前的母亲怀孕期的胎教。



关键期

幼儿期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关键期,抓紧早期教育可以提高学习效果。美国芝加哥大学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1964年出版了《人类特性的稳定与变化》一书,提出了有名的智力发展的假设:5岁前是儿童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在早教行业里默认为早教的最佳时期为0-6岁。



才能递减

人的智力或心理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日本学者木村久一认为,儿童的潜在能力遵循着一种递减规律,即生下来具有100分潜在能力的儿童如果一出生就进行理想的教育,就可以成为具有100分能力的人;若从5岁开始教育教育,也只能成为具有80分能力的人,若从10岁开始教育,就只能成为具有60分能力的人。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dnk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