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叙事性作品解读

2023-03-30 01:00: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儿童文学叙事性作品解读 》,欢迎阅读!
叙事性,儿童文学,解读,作品
儿童文学叙事性作品解读

儿童文学叙事性作品解读

叙事性作品是以叙事功能为主的文学作品,与抒情性作品相区别,就是用话语虚构社会生活事件的过程。儿童文学理论家朱自强在他的?儿童文学概论?中,将儿文学大致分为韵语儿童文学、梦想儿童文学、写实儿童文学、纪实儿童文学科学文艺、动物文学和图画书。在这些儿童文学的分类中,相当大的一局部作品属于叙事性作品。 理解作品的主旨

比方,冰波的童话作品?月光下的肚肚狼?。肚肚狼是一只善良的乞丐狼,故事中他想尽方法希望变成王子为大家歌唱,帮助大家。可是,最终在月光下,他并没有变成王子,但他的歌声仍然成为月光下最美好的。此时,对肚肚狼来说,是否拥有王子的外表已经不那么重要了。故事想告诉大家的是:内心的美好远比外显的东西更能满足人们对幸福感的需要。最美的人不是王子,而是给予别人爱和蔼良的人。这就是故事的主旨。 梳理作品的主干

同样的故事用不同的讲法讲出来,艺术效果往往会有很大差异。故事和情节有什么不同?故事是文本所表达的事情,是作家叙事的原材料;情节或者话语那么是讲故事的方法,或者是故事的布局方式。比方,亚里士多德就用100多字概括了荷马史诗?奥德赛?某个男人离家多年。海神嫉妒他,让他一路尝尽孤独和悲伤。在这同时,他的家乡也濒临险境。一些企图染指他妻子的人尽情挥霍他的财富,对付他的儿子。最后在暴风雨中,他回来了,他让少数几个人认出他,然后亲手攻击那些居心不良的人,摧毁了他们之后,一切又重新回到他手中。〞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这就是情节的真正主干,其他的都是插曲。

作品目录是引导学生梳理情节的最直接简单的凭借。美国学者莫提默J.艾德勒认为:究目录页,对这本书的根本架构做概括性的了解。这就像是在出发旅行之前,要先看一下地图一样。〞以日本作家黑柳彻子所写的?窗边的小豆豆?一书为例,该书所有目录章节中,边的小豆豆〞是写主人公小豆豆就学路上最初遇到的困境;“新学校〞写她初到巴学园;“校长先生〞一节写初见小林宗作老师;再见,再见〞那么是写巴学园最终的命运。故事的情节主干是:小豆豆因为与众不同而被迫退学,来到小林宗作的巴学园,在那里自由成长,奠定了她辉煌一生的根底。根据故事的主线,再来审视该书的目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读后思考:如果把?窗边的小豆豆?整本书压缩成一篇文章的话,最应该保存目录中哪些章节?〞这时,大家会发现每一条目录在整本书的地位并不相同。上面讲述的4个章节是建立起整个作品的支架性的内容。而另外一些章节,特别是中间局部的章节,就是回忆了在巴学园发生的一件件难忘的事,展开来写巴学园的生活;如果去掉这局部内容,也不会影响故事的情节主干。 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的多面性 ?窗边的小豆豆?为例,其主人公小豆豆就是一个性格丰富的人物。师可以设计课堂问题:你读了故事,看到了一个的小豆豆?〞比方,可以从人物个性品质方面来总结,顽皮的小豆豆、天真善良的小豆豆、心胸宽大的小豆豆、有责任感的小豆豆;还可以从故事情节来概括,窗边的小豆豆、掏粪的小豆豆、唱巴学园是好学校〞的小豆豆等。面对如此众多的印象,教师继续追问:小豆豆性格这么丰富,那么为什么书的名字却


只叫窗边的小豆豆呢?〞教师继续点拨:在日本,有一类人被称为窗边族〞,他们特指一群被人冷落的人;因此,窗边的小豆豆其实就是指被老师冷落的小豆豆,或者说是问题学生小豆豆。由此引导学生理解故事中所阐释的核心问题:其实每一个孩子都可以是好孩子,键是我们要学会用正确的方法去爱他。

同类形象的比照性 比方,瑞典文学家阿斯特里德林格伦的?长袜子皮皮?以及英国作家路易斯卡罗尔的?艾丽丝梦游仙境?这两篇童话的主人公都是女孩,都是通过故事的串接架构起整本书;但区别在于前者侧重的是刻画皮皮这样一个不寻常的孩子,而后者是侧重艾丽丝在梦境中的离奇经历。因此教学的切入点也应有所不同:前者应重在交流皮皮是个怎样不寻常的孩子〞,立足点在人物;后者重在交流艾丽丝遇到了哪些离奇的人和事〞,立足点在情节。教师要在准确定位立足点的根底上,搭建整个阅读交流的引导思路。 关注文体特征与写作特色

比方,我国科幻作家叶永烈所著的?小灵通漫游未来?是一部儿童科幻小说。该书有非常典型的写作特点:在每个人物出场时,作家都细致描写了他们各具特点的外貌;整个章节内容的连缀,实际上就是从未来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想象,如怎么出行、怎样穿着、怎么饮食等。 此外,读曹文轩的?青铜葵花?可以带动学生阅读作者的一系列作品;?伊索寓言?,可以选择与东方的寓言比拟,拓宽视角。当然,教师要鼓励学生有质疑精神。比方?小灵通漫游未?写于1961年,那作者50多年前的想象有没有变成现实呢?作品中关于南极冰雪融化的想象,值得肯定吗?这些都可以鼓励学生去思考。 参考文献

1】朱自强.儿童文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157.

2】南帆,刘小新,练暑生.文学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65.

3[美国]莫提默J.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如何阅读一本书[M].郝明义,朱衣,译.京:商务印书馆,200431.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dcf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