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学前心理学知识框架图》,欢迎阅读!

学前心理学知识框架图
研究对象:科学的儿童心理学,1882年普莱尔《儿童的心理》为标志。 学前心理学研究的是从出生到入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特点规律 1研究幼儿心理的发展阶段
心理学内容 婴儿期or乳儿期(0-1岁)新生儿期(0-1月)婴早(1-6月)晚(6-12月) 学前期 先学前期or幼儿早期(1-3岁)
学前期or幼儿期(3-6岁)幼初(3-4岁)幼中(4-5岁)幼晚(6-7岁) 学龄期(6、7-18岁)学初(6-12岁)学中(12-15岁)学晚(15-18岁) 2 研究个体心理的发生和个性的发展 3 研究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概述
学习学前心理学的意义 1. 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知识
2. 增减对学前儿童的兴趣和感情 3. 初步掌握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方法 4. 有助于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研究原则 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活动性原则、教育性原则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
研究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自然实验法)、测验法 调查法、问卷法、作品分析法和谈话法 研究任务 1. 揭示幼儿阶段心理变化的基本规律
2. 解释幼儿心理的发展变化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总趋势 1> 从简单到复杂(不齐全→齐全、笼统→分化)
2> 从具体到抽象
3> 从被动到主动(无意→有意、生理制约→自调) 4> 从零乱到成体系
心理发展进程的基本特点 1> 发展的高速度
2> 发展具有方向性和顺序性 3> 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 4> 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5> 发展具有整体性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客观因素
二、儿童心理
生物因素 1. 遗传因素(提供自然物质前提、发展的可能性) 发展概述
2. 生理成熟因素(个别差异的生理基础)
社会因素 1. 社会环境(使遗传所提供的可能性变为现实)
2. 家族教育(在时间、空间上都是全面的)
相互制约 1. 遗传决定论(高尔顿、霍尔、格塞尔)
2. 环境决定论(华生、斯金约)
二因素论 1. 吴伟士(心理发展=遗传×环境) 2. 斯腾(施太论)(会合论) 3. 格塞尔(成熟热力说)
相互作用论(不仅承认遗传和环境起作用,并指出两者相互作用) 心理发展理论 1 格塞尔的心理发展观—成熟热力说 个体成熟的原则是核心原则 2 精神分析理论
a 弗洛伊德 △人格结构理论
本我(快乐原则)自我(现实原则) 超我(道德原则) △性欲阶段理论
口唇期(0-1岁) 肛门期(1-3岁) 性器期(3-5岁) 潜伏期(5-12岁) 生殖期(11或13岁开始) b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 0-1.5岁 基本的信任感对不信任感
1.5-4岁 自主对羞怯与怀疑 4-6岁 主动对内疚 6-12岁 勤奋对自卑感 12-20岁 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20-24岁 亲密对孤独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dPO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