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忆我少壮时》陶渊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2023-04-05 21:46: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杂诗-忆我少壮时》陶渊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欢迎阅读!
陶渊明,少壮,赏析,注释,原文
《杂诗-忆我少壮时》陶渊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作品简介:

《杂诗·忆我少壮时》是晋末宋初大诗人陶渊明创作的组诗,是《杂诗十二首》的第五首,此诗之主题意义,为一种生命之忧患意识。此种忧患意识之特质,是形体生命逐渐衰老,而生命之价值尚未能实现,终于产生再奋发再努力之自我觉悟。按照中国文化传统,主体价值之实现,有三种模式。大(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其中,立德是为第一义。陶渊明之一生,于立功的一面,虽然未能达成,可是,在立德、立言两方面,却已经不朽。读其诗,想见其为人,可以说,若没有古人惜寸阴,念此使人惧之精神,陶渊明之成其为陶渊明,将是不可想象的。

作品原文:

杂诗

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①。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②。 荏苒岁月颓,此心稍已去③。 值欢无复娱,每每多忧虑④。 气力渐衰损,转觉日不如⑤。 壑舟无须臾⑥,引我不得住。 前涂当几许,未知止泊处⑦。 古人惜寸阴⑧,念此使人惧。



作品注释:

①欣豫:欢乐。这句是说没有快乐的事,心情也是欢快的。

②猛志:壮志。逸:超越。四海:犹天下。骞:飞举的样子。翮:羽翼。骞翮:振翅高飞。翥(zhù助):飞翔。这两句是说有超越四海的壮志,期望展翅高飞。

③荏苒:逐渐地。颓:逝。此心:指志四海、思远翥。这两句是说随着年岁的衰老,这种少壮时的豪气已经逐渐消逝了。

④值欢:遇到欢乐的事。无复娱:也不再欢乐。每每:常常。这两句写出老年的心境与少壮时“无乐自欣豫”不同。

⑤衰损:衰退。日不如:一日不如一日。

⑥壑:山沟。壑舟:《庄子·大宗师》云:“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而夜


半有力者负之而走。”这里借喻自然运转变化的道理。须臾:片刻。这句和下句是说自然运转变化像《庄子》中的“壑舟”一样,即使想办法要留住它,也片刻留不住,使自己逐渐衰老下去。

⑦前涂:犹前途,这里指未来的时光。几许:几多、多少。止泊处:船停泊的地方,这里指人生的归宿。这两句是说不知我未来还有多少时光,也不知何处是我的归宿。

⑧惜寸阴:珍惜每一寸光阴。这句和下句是说古人珍惜每一寸光阴,想到自己一生虚度了大半岁月的可怕。

作品译文:

忆我当年少壮时,虽无乐事自欢娱。 胸怀壮志超四海,展翅高飞思远去。 岁月渐移光阴逝,当年心志日消除。 虽逢乐事难欢快,每每心中多忧虑。 气力渐觉在减退,我身已感日不如。 自然总在变化中,使我不得停脚步。 未卜前程有多少,谁知归宿在何处。 古人珍惜寸光阴,念此使人心恐惧。

作品鉴赏:

对于人类来说,珍惜生命价值、珍惜寸阴之精神乃是长青的。读陶渊明的这《杂诗》第五首(“忆我少壮时”),常受到一种极亲切的感动,寻思其原因,实在于此。

“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渊明善于把人所共知、反习而不察的人生体验指点出来,而且用的是极自然极简练的语言。这往往使人感到又惊讶又亲切。此二句即一好例。诗人回忆自己少壮时代,即便没有遇上快乐的事情,心里也自然地充满了欣悦。“无乐自欣豫”的“自”字,下得准确而微妙,直道出年青生命自身无穷的活力与快乐。不言而喻,这是一种向上的生命情调。“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向上的精神生命受了文化的教养,便升华出“猛志”。按照传统文化,志,主要是指政治上的志向。“猛志”之猛,突出此志向之奋发、凌厉。“逸”,突出此志向之远大、超越。“骞翮”即展翅,“翥”者、飞也。猛志所向,超越四海,有如大鹏展翅,志在高飞远举。以上四句回忆少壮时代生命情调,诗情从容之中,而有飞扬之势。“荏苒岁月颓,此心稍已去。”年光苒苒流逝,当年那种雄心,渐渐离开了自己。诗情由此亦转为沉抑。“值欢无复娱,每每多忧虑。”即便遇上了欢乐的事情,也不再能欢乐起来,相反,常常怀有深深的忧虑。此二句写出人到中年、晚年之体验,与起笔二句形成深刻对照。诗人对自己的遭遇、时代,一概略而不言,唯反求诸己。所以写出的实为一种人生体验之提炼,一种生命自身的忧患意识。“气力渐衰损,转觉日不如。”气力渐渐衰退,转而感到一天不如一天了。深感形体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dOF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