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由中国教师更好开展英语口语课的探讨》,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关于由中国教师更好开展英语口语课的探讨
作者:郭子凯
来源:《校园英语·下旬》2014年第11期
纵观当今中国高等院校,英语专业中的口语课基本由外籍教师教授。为了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听说环境,很多院校都聘请了以英语为母语的外籍人士来负责口语课的教学,收到了较为良好的效果。但鉴于种种局限性,外教老师的教学效果还是会遭遇瓶颈。 一、外籍教师在口语教学中的局限性
以笔者所在的西部某二本高校为例,英语专业开设了两年四学期的外教口语课,但在笔者的走访里,学生的口语进步比较有限,明显与英语系投入的学时数不相符。此外,部分有出国计划的学生在接受过两年外教口语训练后,取得的托福和雅思等英语能力考试成绩较为一般,尤其口语模块分数较低。这些都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外教口语教学存在的局限性。通过对学生的访谈以及对自身参与外教口语课经历的回顾,总结出以下涉及教学内容或课堂组织形式的突出限制。
由于多为母语使用者,外籍教师往往普遍缺乏对语言规范的系统掌握和对提升学生语言质量的关注,往往只达到可交流便作罢。但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虽然大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前经历了长时间的英语学习,但出于种种原因,很多学生的语音和语法等基础依然存在很大的漏洞。而作为一项重要的语言产出技能,英语口语是需要以规范英语为基础的。因此对学生英语规范的矫正应该在口语课堂内容里占到一定的比重;即使有学生语音、语法等没有问题,但产出的语言质量也不够地道,多少都有中式英语的痕迹。同时,在教授语言输出可遵循的思路方面,外籍老师给予的指导相对较少。
外籍教师并不能如预期一般创造出一个有效的口语交际环境。诚然,学生一般面对外籍教师都有着极大的兴趣,很多人愿意去和这些母语使用者去交流。然而,现行的口语课毕竟不是一对一或一对几的教学,形式依然以课堂讲授与活动组织为主。这就导致了学生语言输入偏多而输出偏少的局面。即使在活动组织环节,学生也大多以分组讨论话题为主,每个人很难直接与可能巡视课堂的外教进行长时间、高质量的对话。而且在此过程中,同为汉语使用者的中国学生很难形成英语口语交际,或者说口语锻炼的意义并不大,监控再严格的外籍教师也难以破解这一问题。
二、中国教师如何在口语教学中打破限制
同样以笔者所在西部某二本院校为例,英语系为加强学生的口语水平,在开设由外教口语课的同时,也平行开设了由部分中国教师(包括笔者)承担的两年四学期的口语课。通过对比,笔者发现相对于外籍教师,中方老师更加了解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听课习惯,从某些方面讲对学生的口语水平带去的帮助更多。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dE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