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思维导图》教学设计

2022-08-19 17:38: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走进思维导图》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教学设计,思维,走进
走进思维导图

南京市科利华中学 包桂霞

■教材分析

思维导图又称心智图,由英国教育学家托尼.博赞创造.它依据人类大脑思维的放射性特点,利用简单直观的图示或者结构图,借助线条、图形、文字、代码、颜色等,将某个信息作为中心主题向外发散,与其他相关主题进行链接从而形成放射状的结构,其他主题又可以成为新的中心再次向外发散产生连接。如此反复,从而形成反映思维特征的树状图示。因此思维导图是一种能够聚焦主题、促进发散思维并能对思维活动进行整理的图形工具。思维导图的应用十分广泛,如:知识整理、头脑风暴、小组讨论、计划、写作、深度阅读、笔记等。它是学生改进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能的有效工具,因此我校将其纳入信息技术校本化课程中,在初一年级进行普及性教育

借助思维导图软件可以快速、高效地制作思维导图作品,它是信息技术时代加工与表达信息重要工具。《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指出信息技术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信息代生存与发展必需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在日常生活与学习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态度与基本能力。因此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推广思维导图教学不仅与信息技术的课程标吻合,还体现了信息技术的学科价值。

■学情分析

学生曾见识过思维导图作品,但是没有亲自制作思维导图作品,这节课将引导学生从兴趣及需要

出发制作简单的思维导图作品;课堂中选择使用简单易学的MindMaster软件降低学生学习制作维导图的难度。因思维导图的应用十分广泛,本课的学习将促进他们应用新的信息技术工具和方法去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因此学生对本课有一定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思维导图的概念和形式,感受思维导图的价值。

(2)初步学会使用MindMaster软件创建、编辑、美化、分享思维导图作品。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和制作思维导图作品,掌握思维导图的制作流程及方法,体验思维导图软件技术价

值之简。

2)通过了解思维导图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应用,体验思维导图应用价值之广.

3)在小组合作探究中掌握“浏览教程”“分析范例”“大胆尝试”等探究式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思维导图的魅力,借助思维导图提高发散思维的能力,体验其思维价值之美。

4.行为与创新

将思维导图应用学习或生活,并使用MindMaster制作出个性化的思维导图作品。

教学目标重点与难点

重点: 编辑思维导图作品,体验思维导图软件的技术价值 难点: 设计思维导图作品,体验思维导图的思维价值

教学方法与手段 小组合作 自主探究 教学准备 PPT教学课件 范例 教程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介绍小组合作方式及加分模式,鼓励学生积极合作、齐心协力完成组内学习

问题情境:归纳《动画设计制作》单元已学知识。学生思考并发言,教师板书学生的答案,动态生成思维导图,引出

思维之美



课题《走进思维导图》

教师讲解思维导图的概念、图例形式。 阶段总结总结思维导图的思维之美。

展示分析思维导图的各类应用,如:读书、写作、识记等,感受思维导图的应用价值。 挑战1—我们爱合作

要求:小组讨论,确定本组思维导图作品的主题后画出

应用之广

草图。主题不限,可以是某学科的复习资料、假期安排、旅计划、美食等。

小组讨论确定主题并绘制草图,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分享主题。

阶段总结:思维导图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之广。

设计意图 通过建立学习小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对比中感受思维导图队发散思维的培养,体验思维导图的思维锻炼价值.

上课准备



通过了解思维导图的各种应用进一步感受思维导图在学习及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小组讨论确定主题并快速建立思维导图草图。


提问:手绘的草图在修改和保存上有什么不便? 学生分析手绘思维导图的优缺点,教师引出思维导图的制软件MindMaster

教师简单介绍MindMaster软件的界面、菜单及工具图标. 自主探究的学法指导: 查看教程法

技术之简



主动尝试法

分析范例法



在自主探究过程中掌握思维导图软件的使用方法及技巧,验思维导图软件的技术价值.

通过小老师展示,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

自主探究的流程指导:

搭主干-〉做标注—>美化修饰—〉保存分享 挑战2——我们爱探究

任务:自主探究MindMaster软件的功能及操作方法,软件制作本组作品。

小组合作,教师巡视指导.

鼓励学生当小老师,上台讲解并演示操作。

阶段总结总结思维导图的技术之简,感受信息技术的学科魅力。 挑战3—我们爱分享

任务:向同学们展示小组作品(可以围绕作品作用、技术点等方面介绍).

总结:思维之美 应用之广、技术之简.

分享收获 总结提升



分享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dCe.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