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高产种植技术的相关建议

2022-12-03 03:22: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大豆高产种植技术的相关建议》,欢迎阅读!
种植技术,高产,大豆,建议,相关


大豆高产种植技术的相关建议

大豆属于一种大田农作物,多种豆制品都需要将大豆作为主要原料,广泛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大豆中含有相当多的营养物质,人体摄入这些营养物质后可实现对健康体魄的保持,同时在预防疾病方面也可发挥一定程度的作用。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大豆的需求量也呈现出越来越多的趋势,因此对大豆产量进行提高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与现实意义。



标签:大豆;高产;种植技术

大豆是豆科植物里最容易消化也是最富有营养的作物,同时又含有特别高的蛋白质。因其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而深受人们喜爱。同时大豆对土壤的适应度也比较好,可以适应多种复杂环境,特别是北方是大豆的主要种植区。近年来人们对大豆的需求逐年增加,需要保证大豆的产量和质量。基于此,探讨大豆种植技术的要点是提高产量和质量的关键。



一、种子准备

大豆具有相当丰富的种类,种植地并不能实现对所有种类大豆的种植,因此在实际种植之前需要实现对大豆种类的合理选择,并将当地的气候环境作为主要依据,颗粒饱满,抗病性高,耐密性好,以降低病虫害带来的风险是实际选择大豆时首先需要满足的条件。



为保护种子不受到外界的干扰必须实现对包衣剂的使用,在使用包衣剂的基础之上会有一层透明的薄膜在种子表面形成,同时可在储存水分的基础上将提供种子生长所必须的养分,最終促使种子发芽率以及存活率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是大幅度提升在实际进行包衣实验时需要实现对不同种类、不同剂量的包衣剂进行使用,在测试种子发芽率的基础上实现对最佳用量配比的获取。同时需要注意的使用机器进行选种是促使选种速率得以提升的重要手段。



二、整地技术

大豆是一种喜暖的作物,因此一般在春季进行选种,其发芽温度为15℃,当温度上升至20℃时开始生长。温度在春季过后呈现出一种逐渐上升的状态,对大豆的健康生长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必须在立春后进行播种,同时要注意选择适宜的天气。三、播种方法



窄行密植播种法、等距穴播法、精量点播法和麦地套种法等是现阶段大豆种植所使用的主要方法,在实际播种过程中需要在结合实际的基础上实现对上述方法的科学选择。将传统的宽行种植改为窄行种植就可实现对窄行密植播种技术的获取,单位面积内的种植密度可在这一过程中有效增加。在实际种植过程中实现对全机械作业的使用可实现对杂草生长的有效避免,并在营造良好生态群落的基础上对大豆产量进行提高。






在使用机械的基础上将大豆种子栽种到等距离的穴中就是等距穴播法,用精量点播机将种子撒布到垄上是精量点播法的主要操作方式,减少田间管理工作量,集中灌溉和施肥方面上述方法都可发挥不同程度的作用,出苗后植株也可实现对生长密实要求的满足,其增产幅度可达到15%左右。



四、田间管理

1.适时、适量浇水

大豆是亲水作物,对水的需求量非常大,所以要经常灌溉,保持土壤的湿润。尤其是芽苗的生长期和结荚期,几乎每天都要浇水,否则就会因为土壤中的水分大量流失造成大豆的发育不良而影响产量。遵循勤灌、少灌的原则,单次浇水量不宜过大,适当增加浇水次数,防止田间积水引起大豆患病。



2.测土配方,均衡营养

为了保证土壤中各项肥料的含量均衡,能够很好的满足大豆的生长需求,该采用测土配方的施肥技术,当大豆缺少哪种肥料时,就增加该肥料的喷洒量;如果该项肥料的含量超标,则可以浇水稀释或增加其他肥料的含量,降低该肥料对大豆的影响,使大豆始终保持茁壮的生长。



最常使用的是氮肥、磷肥和钾肥,通常每667㎡地中要施加20kg氮肥,50kg磷肥,25kg钾肥,根据土地的实际情况酌情增减化肥的施加量,但是复合肥的最高施肥量不能超过100kg。在施加复合肥之前,还应追加农家肥作底肥,能够增强营养物质的溶解和吸收,为大豆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



3.合理施加化肥

化肥做底肥要结合秋整地起垄,在土壤封冻前10d进行,不宜过早,过早容易造成肥料浪费。也可以在春季结合顶浆起垄施入垄底。大豆在幼苗期根瘤菌固氮作用尚未进行,为了满足苗期所需要的营养,施用一定量的化肥做种肥,可以促进豆苗生长和根瘤的发育,为大豆中后期生长打下基础。



根际追肥对大豆有良好的增产效果,特别是在贫瘠的土地中,大豆苗期生长较弱,封垄有困难的情况下,在大豆分枝期或开花期进行一次追肥,对大豆有一定的增产作用。但是在土壤肥沃的地区不宜追肥,以免大豆倒伏降低产量。追肥主要以氮肥为主,大豆幼苗生长较弱时,二遍地铲后趟前在大豆根部追施氮肥,每公顷施尿素3774kg,在垄测开沟,追肥后立即中耕培土。



五、化学除草

大豆生育前期,田间杂草较多时,可在杂草基本除齐商情较好的条件下,化学防除,宜早不宜迟。






1.苗前除草

目前生产上最常用的光谱性除草剂有普施特和广灭灵,这两种除草剂对大豆田的多种禾草科杂草和阔叶杂草都有效。用药量为5%普施特水剂,每公顷用量1.52公斤;48%广灭灵乳油,每公顷用量22.5公斤。普施特、豆磺隆、广灭灵都可以在土壤中保留较长时间,要特别注意对后茬作物的药害。



2.苗后除草

1)除草剂的种类出苗早期适用的除草剂:目前生产上使用最普遍的是普施特。在杂草刚出土时施药。一般不晚于大豆2片复叶期。出苗早期施用普施特的用量为:5%的普施特水剂每公顷11_5公斤,不宜超过1.5公斤。应选择降雨前后湿度较大的天气施用,避开高温干燥的中午和大风天气。



2)用量12%的拿捕净乳剂,每公顷用药量为11.5公斤;15%的精禾草克,每公顷用药量为0.751公斤;5%的精禾草克乳油,24%的克阔乐乳油,每公顷用药量为0.330.75公斤。施药时期出苗后期适用的除草剂一般在大豆23片复叶期施药。春季土壤水分好的年份,施药可适当早些,用药量一般采用下限。春季干旱,施药可适当晚些,用药量一般采用上限。



结语:

大豆高产种植技术的要点是根据种植地的环境选择合适的大豆种子,机械化的作业方式播种,使芽苗生长整齐,以增加单位面积的植株数量。同时在大豆的各个生长时期都要做好田间管理工作合理施加农家肥和化肥,并根据当地易高发的病虫害选择适当的防治策略,使大豆的颗粒更加饱满,营养更加丰富,进大豆产量的大幅度提高,从而增加地方粮仓的粮食储备,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d0Q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