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幼小衔接识字教案——竹 可》,欢迎阅读!

幼小衔接识字教案——竹 可
活动目标:
1.认读两个汉字并掌握其书写方法。
2.学会观察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合理安排间架结构,按笔顺正确书写。 活动重点:认读汉字并学会书写。 活动难点:
1.合理安排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笔画比例适中。 2.按笔顺正确书写。 活动准备: 1.字卡。 2.布口袋。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出示布口袋,模仿哭声:呜——呜——
教师:咦?是谁在布口袋里哭?(教师从布口袋里拿出两张笔画残缺的字卡)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认识这两个字吗?(不认识)你们是谁?我们怎么不认识你们?
竹:呜——呜——,我是字宝宝“竹”。 可:呜——呜——,我是字宝宝“可”。 教师:不对,“竹”和“可”可不是你们这个样子,小朋友说话要诚实呀。 竹:我们没有撒谎,可恶的小老鼠偷走了我们的笔画,请你们快来帮一帮我们吧。 二、探索新知。
(一)认识汉字,组词并造句 。 1.教师拿出残缺的字卡“竹”,请幼儿观察并说出“竹”还剩下哪些笔画。 教师:小老鼠偷走了你的哪个笔画? 竹:它偷走了我的竖。 教师:请小朋友们动脑筋想一想,字宝宝被偷走的笔画竖应该在什么地方呢?(幼儿根据自己的判断随意发言)
教师出示正确字卡:我们帮助字宝宝“竹”找回了丢失的笔画,这个字才是正确的“竹”,它读“zhú”,“竹子“的“竹”。(教师带领幼儿大声诵读)
教师:我们已经知道了“竹”的读音,谁能为它组词和造句呢?(教师带领幼儿组词造句,并给予纠正与指导,培养幼儿的语言组织能力) 2.同样方法认识汉字“可”,组词并造句。 (二)书写。
教师:小老鼠真是坏透了,弄得“竹”和“可”残缺不全,我们在写这两个字时可要仔细了,千万不能丢笔画哦。 1.教师板书汉字“竹”,一边写一边口述书写要领。(左边稍小,右边稍大,两边要紧凑。两撇稍长,两横稍短,竖钩的收笔处低于竖的收笔处。)
教师:这个字一共由六笔组成,笔顺依次是:撇、横、竖、撇、横、竖钩;这是我们接触的第一个左右结构的汉字,所以小朋友们在书写时要注意,各笔画之间一定要写得紧凑,但是不能连接在一起,笔画之间要留有空隙。 2.教师板书汉字“可”,一边写一边口述书写要领。(首横长且直,竖钩在横的右部起笔,“口”要小,注意与横、竖钩之间的距离不要太大或者太小。)
教师:这个字一共由五笔组成,笔顺依次是:横、竖、横折、横、竖钩;小朋友们在写这个字时要注意里面小“口”位置的安排,另外,“口”字不能写得过大。 三、组织游戏,巩固所学。
游戏过程:全体幼儿在教室中围成一个圆圈,老师手拿字卡“竹”和“可”,幼儿唱《丢手绢》,幼儿唱歌过程中老师把字卡悄悄地放在两名幼儿身后。唱歌过程中幼儿不许转身,唱完歌后幼儿集体转身,身后有字卡“竹”的幼儿迅速起身去捉身后有字卡“可”的幼儿。如此反复游戏。
活动延伸:可更换字卡继续游戏,游戏之前一定要强调好哪个字追哪个字。 参考资料:
竹 石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cU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