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义兄弟

2023-03-02 19:48:3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信义兄弟》,欢迎阅读!
信义,兄弟
信义兄弟——接力送薪守诺20年:

孙水林,孙东林兄弟。武汉市黄陂区李集街泡桐社区人,工程承包商。

2010年年关,在北京当包工头的哥哥孙水林,为赶在年前把工钱发到农民工手上,返乡途中遭遇车祸,一家五口身亡;在天津的弟弟孙东林为了完成哥哥的遗愿,来不及处理哥哥的身后事,便赶在腊月二十九返乡,将33.6万元工钱送到60余位农民工的手中。 人物生平:1989年,已经外出打工了六年的孙水林成立了自己的建筑队,开始承包工程最后弟弟孙东林也跟哥哥一起做工程,赶在大年之前把工资发到农民工的手中,是兄弟俩不成文的约定。

每年年底给工人结清工钱的时候,即使钱不够,兄弟俩也会一起想办法凑。 孙水林的工友:

1989年到2009年,21年,从来就没有拖欠过工人的工资。1991年,生意都赔本了,他拿贷款发的工资。 弟弟孙东林:

必须要在腊月二十九,把工人的血汗钱,发到工人的手上,让他们安安心心地过三十,吃年饭,这是我们自己良心的承诺。 解说:

在孙水林俩兄弟的心里,“兄弟”两个字或许已经不仅仅存在于亲兄弟两个人之间,跟着孙水林外出打工的都是兄弟俩的同乡,有的十几年,有的甚至二十几年,凡是跟着孙水林外出打工的人,不管是有什么困难,生病没钱治的,钱被偷走没法过年的,孙水林都会出手相助。

湖北“信义兄弟”接力送薪 用诚信感动中国

哥哥发薪路上遭车祸,弟弟忍痛“接力”还工钱。

这对被称为“信义兄弟”的湖北建筑商,用行动阐释着诚信,更感动了全国。 弟弟孙东林含泪说:20多年来,我们兄弟俩无论多么困难,也决不会拖欠农民工一分钱。

210日凌晨,南兰高速上发生重大车祸。为抢在大雪封路前给已回武汉的民工发工钱,武汉市黄陂区建筑商孙水林连夜从天津驾车回家,一家五口不幸在车祸中遇难。为替哥哥完成遗愿,弟弟孙东林在大年三十前一天,将33.6万元工钱发到60多名民工手上。

20多年前,哥哥孙水林就开始到外地打工,现已成为家乡有名的建筑商,如今每年跟着他打工的民工,高峰时达200多人。孙家兄弟出生于武汉市黄陂区泡桐街一个贫穷的家庭,从小饱尝打工的艰辛。不拖欠农民工一分钱,成为兄弟俩的约定。 虽然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但是弟弟孙东林始终没有忘记哥哥生前的心愿。除夕前一天,孙东林拿出哥哥遗留在事故车中的26万元,又从银行提取自己的6.6万元,加上母亲拿出的1万元养老钱,发放到了60多名民工手上。孙东林说:“哥哥离世后,账单多已不在,我也不知道该给每个民工发多少钱。我们让民工们凭着良心领工钱,大家说多少钱,我们就给多少钱!

孙氏兄弟的感人故事,经过各种媒体报道后,正感动着无数中国人。央视《新闻联播》配发短评说,亲人离去的悲痛至今还笼罩在孙家,然而,孙家带给人们的却不仅仅是几十万元的工钱,而是比这更加珍贵而沉甸甸的一份诚信!

在各大网络上,湖北“信义兄弟”成为网友点、击并跟帖的焦点。网友睿宝宝留言:“我哭了,当了老板不忘自己是贫民出身,永远珍藏着做人的良知,高尚的品德感天动地,其弟


弟也是个好人。愿你们保重。”一位重庆网友说:“言出必诺,真汉子。

相关评论:

“信义兄弟”应成为社会行为的坐标

春寒料峭中,湖北的一对普通兄弟以至真至诚温暖了华夏大地,被人们尊称为“信义兄弟”近日,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这对兄弟及其家庭“诚信兄弟”和“道德模范家庭”称号。无论是民间的美誉,还是政府授予的称号,都在表明一点:兄弟二人应成为全社会道德的楷模。

210日凌晨,南兰高速上发生重大车祸。为抢在大雪封路前给已返乡的民工发工钱,武汉市黄陂区建筑商孙水林连夜从外地驾车回家,一家五口不幸在车祸中遇难。为替哥哥完成遗愿,弟弟孙东林来不及处理后事,在大年三十前一天,按照60多名民工自报的账目,33.6万元工钱发到他们手上。

从常理上讲,包工头给工人发工资天经地义,并不值得特别称道。建筑商孙水林的行为只是在履行法律义务,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然而,正是简单行为中的诸多难能之处,照亮了孙家兄弟人格上的高贵一面。首先,为了保障自身出行安全,孙水林完全可以待天气好转后回家发工资。相反,为了让农民弟兄们过上一个放心年,他选择在恶劣天气中连夜赶路,以致遭遇不幸。作为弟弟,孙东林也完全可以先处理哥哥的后事,待自己和家人的心情稍微平静后,再去替哥哥完成遗愿。然而,他却搁置了人之常情,沿着哥哥的足迹坚定前行。再者,在账本丢失的情况下,孙东林完全有理由仔细核实工资数目,而他却按照工人们自己的账目发放了工资。

20多年来,我们兄弟俩无论多么困难,也决不会拖欠农民工一分钱。”孙东林含泪之语的背后,是兄弟俩以严格伦理自律的生动体现。正是在严格的自我约束下,孙家兄弟展开了感人的道德接力。“信义兄弟”用道德接力的形式诠释了他们的人生哲学——诚信。在农民工屡屡遭遇讨薪困苦的语境下,“信义兄弟”的行为更具有示范意义。 从去年年底的杭州讨薪女遭暴力凌辱,到今年年初的河北农民工高志强因讨要70元工钱被捅一刀,导致肾脏被切除,公众不断质问无良欠薪者的道德底线何在。正当人们不断呼吁完善有关法律时,“信义兄弟”展现出诚信和自律的力量,通过兑现法律和道德义务,赢得了社会的尊重。在“信义兄弟”的称号广为传播之际,或许孙家兄弟的名字在人们的心中渐渐模糊,但是他们的道德示范作用却愈发凸显。此时,“信义兄弟”已上升为诚信和道德的代名词。

诚信是“王道”一个法治社会的建设,完善的法律制度固然不可或缺。然而要实现社会关系的和谐,发挥诚信精神的润滑作用则同样重要。倘若一个社会能以“信义兄弟”为坐标,时刻校正其行为偏差,那么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也才有可能。

“信义兄弟”何以感动中国?

建筑商为抢在大雪封路前给已回武汉的民工发工钱,在半路遭遇车祸。其在天津的弟弟孙东林为了完成哥哥的遗愿,来不及处理哥哥的身后事,赶在腊月二十九返乡,33.6万元工钱一分不少地送到60余位农民工的手中。224日《西安晚报》

为了让农民工按时拿到工钱,哥哥遭遇车祸,弟弟接力送薪,兄弟俩用生命和信义谱写了一曲感人的颂歌。如此诚信之人,如此诚信之举,怎么夸赞和表扬都不为过分。

“信义兄弟”之所以能够感动中国,能够被媒体报道颂扬,除了他们自身的义举赢得了世人的尊敬外,也是对社会诚信和责任的一种呼唤。换句话说,正是当前社会上很多显贵诚信和责任的缺失,才放大了这对普通“信义兄弟”诚信之举所产生的意义。

“信义兄弟”用他们的义举告诉了我们什么是诚信,什么是责任,什么是良知,什么是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cPm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