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研组“图形与几何”专题教研活动总结及反思

2022-10-25 04:22:2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数学教研组“图形与几何”专题教研活动总结及反思》,欢迎阅读!
教研活动,教研组,几何,反思,图形
精品文档

小学数学教研组“图形与几何”专题教研

活动总结反思



本次专题教研活动持续了两个星期,共有9名教师参加了做课,他们来自一至六年级数学组。从各位教师的课堂教学展示中可以看出大家在数学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努力转教育教学思想,为了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活动中有不同的收获”而勤 勤肯肯的探索者,并取得可喜的成绩:

一、所有教师都能组织生动具体的情境进行教学 老师们在教学中所选用的课件都是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情境,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这些素材的应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起了探索问题的欲望。真实的情境架构了教学和生活的联系,学生感受到了教学与生活的关系。

二、教师在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上趋于多样化。 教师在组织教学中都能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允许学生的思维方式“旁逸斜出”,而不是“墨守陈规”,鼓励他们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能用多种方法探究解决几何图形周长、面积的计算:看着一个统计图可以提出不同的问题,并且能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学生的思维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

2016

1 / 3


精品文档

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古语有“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足以说明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因为,在数学中,我们要充分理解教材中的思想,恰当应用身边的生活中数学范例,把“死”的知识应用到“活”的生活情景中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满足学生充分的研讨和探究的活动的空间。 纵观这几次活动,不难发现我们的教师在给学生提供创新性空间的时候,给的不够宽,那么学生的学习活动只能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思维处于依赖状态。如果教师相信学生,大胆放手,那么学生的思维就会激活,他们探索和研究的机会也就多,学习的方法也就掌握的更加牢固,学习效果就会最佳。

四、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教学的重要方法,从这几次的教研活动来看,教师都能引导学生开展小组活动,有的小组活动能起到真正的小组作用,高年级况要好一些,而有的小组形同虚设作用寥寥无几;所以在今后的教研活动和课堂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从活动中获得有关知识的体验,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在今后的阳光之路上越走越好、红红火火。 五、在反思中进步,在反思中提高。

2016

2 /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cGO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