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管理专业“淡工旺学、工学结合”培训课程设置与实践

2022-08-11 19:08: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酒店管理专业“淡工旺学、工学结合”培训课程设置与实践》,欢迎阅读!
课程设置,工学,酒店管理,结合,实践
酒店管理专业“淡工旺学、工学结合”培课程设置与实践

作者:王冠璎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3年第15



王冠璎

(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6

摘要:本文从人才培养模式的角度入手,以优化高职酒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目的,阐述了“淡工旺学、工学结合”培训课程体系设置的基本原则及实践结果。课程设置坚持“厚基础、学科、重实践、高素质”的原则,构建综合的知识、能力、技能与素质的培训课程体系,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企业对高职学生专业知识、岗位技能的要求。

关键词:淡工旺学;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培训模式;思路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5-0234-03

为适应我国酒店业的国际化进程及酒店业对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于2009 年创办了“黑龙江世纪金旅游商务酒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世纪金酒店)作为院校外培训基地,通过对酒店管理专业“淡工旺学、工学结合”培训课程体系的设置与实践,借鉴国外先进的职业培训模式及中国饭店协会准职业人培训理念及课程,遵循职业教育规律,结合学院实际进行了一系列以职业能力、核心职业技能、创业意识等培养为核心的“淡工旺学、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和实践。

一、“淡工旺学、工学结合”培训课程设置的社会背景及行业背景

1.社会背景。中国改革经济发展是以区域化有针对性地递进,从而形成了特区、沿海等地区先行进入经济变革和并轨。相对而言东北上有广阔无垠的资源处在待开发中。如土地、重工业、商贸等。为此,可预言在未来的10~20年中“东北”将是投资大鳄们慧眼识金的标靶。高端专业服务技能型人才资源、具有实战管理能力的优秀职业经理人等复合型的职业人将是这个潮流中的主力军。

2.行业背景。中国一直被认为是一个充满神秘、魅力、激情的独特的异域国度,世界上很多国家无不崇敬中国的艺术文化历史地理景观。中国近期经济的飞速发展是吸引大规模商业旅游国体和闲散旅游者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尽管中国旅游业的前景一片大好,但也存在诸多问题。旅游观光和接待业的现在和过去都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总是一个受到诸多因素影响的复杂行业。因此,旅游作为一种产业不仅需要积极地宣传良好的观光环境资源,还需要对总的资源进行有效地整理,以专业的职业素养、技能、运营、管理的实施能力服务于旅游者和投资者。

二、“淡工旺学、工学结合”培训课程设置的基本思路1.培训课程体系的结构。(1)课程结构:知识类课程20%,能力类课程80%。(2课程内容:原理占50%,实战案例占50%3教学方式:讲授占40%,研讨、调研、见习、操作占60%。(4教学手段:电教化(多媒体、资料片、情景模拟)。(5)教材:国内占40%,引进占60%

2. 培训课程体系设置的指导思想(价值取向分析)。(1)指导思想。课程设置的目标是瞄准未来和现在的从业的专业人才需求市场,即注重超前培养和成人教育。(2)基本思路。第


一,从实际出发,搜集整理和传授来自实业界的信息和知识。为此,建立了由实际专业人员组成的社会系统,包括企业和行业协会。第二,从行业发展出发,搜集和传授能改善专业实践的各有关行业的信息和知识。第三,酒店管理专业淡工旺学、工学结合培训课程体系设置的基本原则、专业设置坚持“厚基础、宽科学、重实践、高素质”的原则,建起综合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的科学结构。

三、“淡工旺学、工学结合”培训课程体系设置的培训模式

1.培训课程培养目标定位与人才培养规格。(1)我院酒店管理专业“淡工旺学、工学结合”的培养目标定位由饭店协会起草,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饭店业职业经理人执业资格条件》(GB/TI19481-2004)是我国饭店业借鉴国际惯例标准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的中国第一个职业经理人国家标准,是我院酒店管理专业淡工旺学、工学结合培训课程体系,针对专科学生培养、制定酒店业经营管理人才目标的依据。为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和国务院关于实施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规定,根据教育2006 16 号文件的有关规定及我院制定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思路而定位在准职业经理人、初级职业经理人的培训及认定。(2)人才规格:大专院校毕业生(含往届毕业生);系统学习了旅游、酒店管理相关专业课程,有学校出据的各科成绩合格单;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热爱酒店行业工作;掌握现代管理科学和旅游学科的基本理论,具有合格的知识结构;熟练掌握1~2门外语的听、读、说、写、译技能,具有较强的双语表述能力和人际沟通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学习力、行业适应能力和创业能力,能符合饭店及旅游行业发展和工作环境变化所提出的新要求。

2.课程设置和课程结构。(1课程设置。酒店管理专业“淡工旺学、工学结合”的培训课程体系设置分为三模块。模块一:酒店管理基本知识;模块二:实施酒店管理的领导艺术、财管理、现代酒店的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现代酒店房务管理、现代酒店餐饮管理、酒店前厅管理、酒店管理的能力及操作技能;模块三:实施酒店运营、策划、协调各部门的管理思维能力与扩展。(2课程结构。课程设置由三部分组成:课堂教学、岗位见习、独立顶岗工作;鉴于酒店业对实践操作能力的特殊要求,每期接受封闭培训的学员都要根据训前专业知识及技能的综合测评,制定和实施培训。在“世纪金酒店”要完成336 学时56学分的培训课程核心专业课程10门:职业经理人的基本条件和国标要求、酒店服务质量管理、现代酒店经营、现代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现代酒店的市场营销、现代酒店的工程管理、现代酒店的成本控制与财务管理、现代酒店的餐饮管理、现代客房管理、现代酒店品牌管理。占总学分30%100.8学时、16.8学分。能力与技能培训课程为五个模块:酒店智能、服务实施与操作技能、管理技巧艺术、运营的策划与掌控、员工培训与督导。占总学分30%134.4学时、16.8学分。见习顶岗共计各五个职能部门32 个岗位技能与职业能力实践。占总学分40%134.4学时、22.4学分。







以上课程全部在我院的校外培训基地“世纪金酒店”完成,并根据每届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做有针对性、量体裁衣式的实施培训。




四、“淡工旺学、工学结合”培训课程设置实践结果

教育2006年第16号文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是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此模式下,我院的教育主体已从单一的校内教学转变为学院与校外实训基地共同构成的双元主体。我院所属的“世纪金酒店”被“中国饭店协会”评为“2012 年中国饭店业优秀人才培养基地”。学院与校外实训基地发挥各自所长,以就业为导向,以教学体系构建为桥梁,充分发挥“工学结合、淡工旺学”的优势,提高了我院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核心职业技能及创业意识,在2010~2012 年分别与英国“洲际酒店管理集团”,美国的“喜达屋酒店管理集团”、万豪国际酒店管理集团,德国“凯宾斯基酒店管理集团”及“香格里拉酒店集团”等合作成立英才学院和订单班,为行业培养、输送了一批批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教育.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

[2].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

[3] 饭店业职业经理人执业资格条件(GB/TI194812004[EB/OL].中国饭店协会网.

[4]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

[5]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课程的两个基本特征[J].教育与职业,2007,(30.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bsQ.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