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陆地拌制而在水中浇筑和硬化的混凝土

2022-10-15 06:43:3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在陆地拌制而在水中浇筑和硬化的混凝土》,欢迎阅读!
浇筑,硬化,陆地,混凝土,水中
在陆地拌制而在水中浇筑和硬化的混凝土,叫做水下浇筑混凝土,简称水下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钻孔灌注桩浇筑、沉井封底、地下连续墙浇筑、水中浇筑基础结构等。用这种方法施工,可以省去因造成陆地施工条件所必须进行的一系列工作如基坑排水、基础防渗和施工围堰等,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能是能够采用的唯一施工方法。在水下浇筑混凝土,施工条件比较复杂,会受到环境水的浸渍、扰动和稀释,需要克服水环境带来的水压、流速、黑暗,缺氧、涌浪等一系列困难。为了减少和避免这些不利因素,不仅要求采用特殊的施工方法,对水下浇筑的混凝土拌合物也有特殊要求,用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方法是不能完全满足要求的。本文拟在简要介绍水下浇筑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的同时,就其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1 水下浇筑混凝土拌合物的要求

由于浇筑环境的特殊性,水下混凝土易产生下列问题:

1)混凝土拌合物在水中浇筑时易离析,使水泥和骨料分离,造成混凝土不匀质,并使砂浆沫成层。

2)浇筑工程不能直接观察,控制和调整混凝土质量有难度,不稳定因素较多。 3)钢筋混凝土中,钢筋与混凝土粘结力降低。 针对上述问题,在配合比设计时,应注意解决未凝结混凝土中水泥颗粒被水带走的问题。这就要求水下浇筑的混凝土拌合物具有以下特性:

具有较好的和易性。在水下浇筑混凝土,多通过各种管道进

行输送和浇筑,依靠自重(或压力)和流动性进行摊平和密实。若流动性差,会造成堵管,混凝土也容易形成蜂窝和空洞。但若流动性过大,不仅浪费水泥和增加砂浆量,且易造成开浇阶段下注过快而形成管口脱空和返水事故。

根据水下混凝土浇筑方法的不同,对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要求见表1

水下混凝土浇筑方法对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的要求表1 在钢筋密集部位,其坍落度应比上表增加2030mm在泥浆中浇筑宜增加1020mm 具有良好的流动性保持能力。在混凝土拌合物的运输和浇筑

过程中,应保持一定的流动性和均匀性,不产生分层离析,才能适用于水下浇筑。用导管法浇筑时,要求流动性保持能力不小于1h,当操作熟练、运距较近时,可不小于0.7h-0.8 h

具有较小的泌水率。试验表明,泌水率1.2-1.8%的混凝

土拌合物,具有较好的粘聚性。施工中,要求2h内析出的水份不大于混凝土体积的1.5%。

具有较大的表观密度。要求表观密度不小于2100kg/m3,松 散密度小于1100kg/m3的轻骨料不能用于拌制水下混凝土。

2水下浇筑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原则

由于水下混凝土施工和质量检查困难,又存在水环境的不利影响,设计高等级混凝土是不适宜的,设计强度等级宜在C25以内。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应符合节约水泥的原则。在施工条件许可范围内,尽可能降低用水量。


3水下浇筑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方法

水下浇筑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可以采用按流动性设计或按强度设计的方法。 3.1按流动性设计

按水下浇筑所必须的流动性要求,选择用水量;根据混凝土的试配强度,确定若干个水灰比。通过计算或试验资料绘制水灰比——强度相关曲线。选择同时满足强度和水下施工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

采用这种方法可以一次选择出适于水下浇筑混凝土的配合比。但由于满足水下浇筑要求的坍落度较大,引起试验的不便和需耗费较多试验水泥,所以主要用于计算法或重要工程验。

3.2按强度设计

按照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根据不同水下浇筑方法确定试配强度。根据试配强度选择若干个水灰比,可按满足陆地塑性混凝土施工要求的用水量,通过计算或试验资料绘制水灰比——强度相关曲线。选择水灰比和骨料级配。在维持确定的水灰比前提下,调整用水量和水泥用量,以满足水下浇筑对混凝土流动性的要求,消除水下浇筑对混凝土的不利影响。 采用这种方法,试验时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适中,试验操作简易,可引用一般混凝土试验室都具有的陆地浇筑混凝土的试验资料,可以简化试验项目。 4水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4.1试配强度

混凝土具有非匀质性,水下混凝土的质量较普通混凝土更加不均匀,且不易控制。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强度保证率要求较高,同时还要考虑耐久性要求和水下浇筑方法的影响。不利条件下生产质量可靠的混凝土,其水灰比应不小于0.50不同浇筑方法的试配强度见表2

设计强度提高百分数表2

4.2水泥等级和用量

用于浇筑水下混凝土的水泥强度等级不宜低干32.5级,不宜使用泌水大的矿渣水泥。由于水下施工要求采用的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比较大,水泥用量也相应增加,在满足强度要求的情况下,水泥等级不应过高,宜为混凝土设计强度的22.5倍。

在水下混凝土中可有部分水泥析出,为保证强度和耐久性,一方面采用富配合比,同时尽可能降低水灰比,一般在50%以下。当精心施工时,有过这样的实例:即使单位水泥用量在300kg以下,混凝土强度能够达到206OMPa,但粘着性降低,容易产生材料离析。因此一般用到370kg/m3以上,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减。 4.3砂率

砂率大小对和易性影响很大,同时,混凝土的粘聚性也随细集料而变化,如用量过少显得粗糙,过大时流动性减小,所需单位用水量增加,混凝土容易离析。砂率可通过计算或按3选择。

水下混凝土砂率选择表3

4.4外加剂的使用

在水下浇筑混凝土中,常掺入减水剂、加气剂、膨胀剂、早强剂等外加剂。特别是掺减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bD4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