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在数学教学中

2023-05-11 11:39:2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美在数学教学中》,欢迎阅读!
数学教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美在数学教学

作者:罗礼凡

来源:《启迪与智慧·教育版》2012年第07

数学是美的,正如古代哲学家、数学家普洛克拉斯所说: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深化素质教育的今天,发掘数学中的美育因素,并将美育渗透在数学教学中,从而用美去熏陶学生的才智,用美去召唤学生的心灵,乃是数学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一、激发学生情感,培养学生感知美的能力

美感是由审美对象所引起的感情上的愉悦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美感最鲜明、最突出的特征就是自始自终都充满着浓郁、强烈的情感色彩。因此,在教学中以情感为核心,感知诱发情感,想象激化情感,理解梳理情感来激起学生情感的亢奋、诱发思想感情的变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感知大量的事实和现象,要借助语言、文字图表、实物及模拟物获得理解教材必不可少的材料。一个有经验数学教师总能以准确生动的语言,发人深省的故事,耐人寻味的问题,直观形象的演示……激起学生情感的浪花,领悟出数学的独特魅力。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在上初中时,他的沈元老师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在课堂上讲述了世界数学中的一道著名难题哥德巴赫猜想:同学们,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明珠……真的,昨天晚上我还做了一个梦呢。我梦见你们中间有一位同学,他不得了,他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摘下了皇冠上的这颗明珠……”这绘声绘色的语言活跃了课堂气氛,从此采摘皇冠上的明珠这一美好的愿望成了陈景润一生追求的目标。可见,在教学中把抽象而复杂的数学知识化为形象简明的语言,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而且能给以美的享受,其影响深远。如学完相似形后,归纳为:证比例找相似,找不到,不生气,等线等比去代替。既能激发学生情感,活跃气氛,又能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把知识融会贯通。在数学中还应结合教材,利用制作模型、挂图、投影等直观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一些精美的图形、有趣的数字、整齐和谐的公式,从而引导学生去感知数学美。 二、借助数学的形式美,培养学生审美的鉴赏力

数学不是处处都存在显性美,往往在抽象的形式中蕴含着丰富的美学内容。数学形式虽然没有鲜艳的色彩、动听的声音,却有简单而严谨、和谐而有序、奇异而有趣的造型。从审美因素中几个基本特征来看,简单性,可寻求问题的最优解答或简缩思维过程;和谐性可对例题作出类比、推广和引申,从而发现新问题;对称性可培养学生对立统一的思维方式,提供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的思路;奇异性可激发学生的探索、猜想、发现、创新精神等。如在教学根与系数的关系时,先由求根公式得出了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两根为x1= x2= 。为了推导根与系数的关系,依据审美因素中的简单性与和谐性,让学生思考,很容易联想把两根相加、相乘得到x1+x2=-b/ax1x2=c/a,然后展示这一简单和谐的定理。让学生去领数学的美,并向学生指出数学的这种简单和谐是大自然的神韵。一个完美的理论数学上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讲应当是简单而和谐的,而且其形式愈简单和谐,内容也愈丰富,然后再讲述这一定理对今学习的重要性,促进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审美的鉴赏力。

数学的对称性在解题中的应用,人们能利用几何中的中心对称,轴对称和镜像对称准确地作出比较复杂的几何图形,这是数学对称美的体现。

三、促进学生审美心境的形成,培养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教师是美的传播者,学生的审美能力不是与生俱有的,而是经过长期的潜移默化逐步培养的,如何促进学生审美心境的形成呢?在教学中应依据教材,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出发,满足他们的认识需要,鼓励振奋学生的精神。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教学中既有为满足学生求知欲望而设计的引人入胜的情境和节奏,富于启发的提问和演示,又有准确生动的语言,简洁而有序的板书,亲切而自然的风度神情,优雅而大方的衣着举止。长此以往,日积月累逐步促进学生审美心境的形成,为发现美创造美奠定基础。在教学中运用数学美的思想方法指导解题,在解题的实际操作中去表现美、创造美。在根与系数的关系应用中,x1+x2=-b/ax1x2=c/a具有简单、和谐对称的美学因素,其用途广泛。如:设a≠b,且a2-3a+1=0b2-3b+1=0,求b/a+a/b的值。让学生观察条件,具有和谐统一的特点,启发学生依据这一美学信息能否以ab为根构造出方程。经过学生思考讨论得出ab是方程x2-3x+1=0 的两根,从而a+b=3ab=1,所以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造美的目的,多么协调统一与和谐完美啊,真令人赏心悦目。

美育作为学校教育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数学教育教学的目的之一,应该让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得到美的享受。在实践中,我们应根据课堂实际和教材体系,自觉地引进美的机制,按照美的规律去选择、去创造,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能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实数学思维过程与审美过程的有机统一,从而培育出心灵美、智慧美的21世纪新人。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atL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