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教育笔记《养其习,于童蒙》》,欢迎阅读!

第七届全国幼儿教师职业技能大赛 -- 教育笔记
参赛作品名称
单位名称
教学领域
社会
年龄段/ 班
中班
有句话说的好: “有才无德行不远” ,讲的就是一个人,单单有才气,但是没有礼貌 作为他的基础是不行的。礼貌它不仅是一个国家社会风气的现实反映,也是一个民族进 步的重要标志,还是一个人内在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素养的体现。我和孩子们在一起 已经有了一年的时间,升入中班的孩子们,已经开始有了一定的交往的欲望,也开始有 了基本的交往能力,他们不再像小班时候那样,需要老师事无巨细的为他们进行指导, 大部分的孩子表现的都非常的有礼貌,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社会交往,孩子们的礼仪教 育已初具模式。可是我最近却发现班里的凡凡行为上有些反常,他每天来园都不和老师 打招呼,即便老师和他说很多遍“早上好”他依旧看都不看一眼,理都不理一句;升国 旗的时候大声说话;和小朋友发生冲突从不礼让;小朋友排排队的时候也总是会看到他 不是远离就是硬挤⋯⋯类似于这样的事件我们老师总是可以列举出来很多。
于是我开始与家长联系,经过和凡凡家长的沟通我发现凡凡的家庭环境比较特殊, 父母离异,并且都各自组成了新的家庭,而可怜的凡凡只能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良 好行为习惯的缺失就是这样在这个破裂家庭的缝隙中慢慢产生了。我想我作为一名教 师,对于凡凡家庭状况的改变是无能为力的,但我想我可以努力提高老师和幼儿园对孩 子的影响来逐渐弥补孩子教育上的某些缺失。
思考良久,我决定何不把“良好的行为习惯”做成玩具让孩子在玩中学呢?于是我 开始思
教育笔记
索、计划、实施。我将很多的好习惯用画笔画在游戏卡片上,如:升国旗时孩子 们整齐站立;见到客人有礼貌的问好;上课举手回答问题;收到礼物说谢谢;做了错事 要及时改正等等, 又画出了这些良好习惯相对应的坏习惯的做法, 让孩子进行正确摆放。 同时我又投放了空白的卡片,让孩子们自己画出日常生活中的好习惯和坏习惯。我把这 个玩具起名“善行” ,并且把它投放到了我们的生活能力体验角,让孩子们每天都可以 在区域活动中提升自己的素质,也让孩子们在游戏中约束自己的行为。
没有想到的是,我们班的孩子们都对“善行”非常感兴趣,为了能让自己的画出现 在“善行”中,孩子们都在争做文明礼貌好宝宝,谁谁谁有了不好的行为,也会被孩子 们画到游戏卡片当中。凡凡当然是改变最大的孩子,一是为了不让小朋友们来画他,二 是希望自己也能画出好的行为。他开始慢慢的改变了,从早上和老师主动打招呼开始, 每一个点滴,都看的到他的进步,排排队时拥挤的身影没了凡凡;升旗时大声喊叫的身 影没了凡凡;上课时乱回答问题的身影没了凡凡⋯⋯
古语曰:养其习,于童蒙。文明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让孩子从小养成有礼 貌的好习惯是很重要的,幼儿正处在个性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这时他的高级神经具有 很大的可塑性,极易接受外界各种刺激,并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一时期养成良 好的习惯比较容易, 即使有了不良习惯, 纠正也比较容易。 记得叶圣陶先生曾说过: “我 们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生活的一切良好习惯。在德 育方面,要养成待人处事和工作的良
好习惯;在智育方面,要养成寻求知识和熟悉技能
的良好习惯。”幼儿的生活中的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任何幼儿都离不开游戏。生 活能力操作游戏是幼儿园的活动,它能满足幼儿的操作活动的需要,是一种在特殊场所 下进行的教育活动, 幼儿在生活能力体验角中的活动, 促进了幼儿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幼儿正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 凡凡的改变, 让生活教育发出了闪耀的光芒, 生活即教育, 教育即生活,我将时刻铭记。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abC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