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教师文章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读书随笔》,欢迎阅读!

老师文章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读书随笔
从踏上工作岗位到今天,我执教小学数学这门课程已经整整五年了,期间历经教材的改版、年级的调动和学生的变换,从不知所措到点滴经历的积累,小学数学课堂是我成长的载体,记录着一路走来的每一步。在?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第五章第一节中,杨庆余先生指出:小学数学课堂学习活动的本质就是老师和学生共同以学习内容为中介、以学习目的为定向的交互性活动,这种交互活动是由老师与学生的共同参与所构成的。
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以数学问题为媒介的互相作用的过程,老师与学生之间是一个“交互主体〞的关系。在我的常态课中,60%的课堂是传统型,以“学生预习-老师提问-学生答复-学生练习-师生评价总结〞的形式开展教学,学生之间的交流每节课都有,但非常弱,四人小组的合作、交流、分享只是被看作一种活泼课堂气氛的“调味剂〞,缺乏真正的价值;30%的课堂是开放型,以“学生预习-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解答问题-师生评价总结〞为形式,老师是指引课堂方向、点拨重点难点的作用,课堂学习气氛浓重,学生参与度较高,只是课堂纪律不易掌控,但是注意学生交流出现知识性错误或偏离本节课内容时,老师必需要及时给予帮助,毕竟学生经历不够丰富、认知积累缺乏以及才能程度尚处于开
第 1 页
展阶段,但这种帮助不是简单的灌输,不是一味的控制,而是一种在老师引导下的承受与探究相结合的过程;10%的课堂是传统与开放相结合的,以“学生预习-师生合作解决第一个问题-生生合作解决其余问题-师生评价总结〞为形式,这就相当于“老师教,学生模拟老师教〞的过程,这是开放课堂的“试水〞过程,由于学生年龄小,这种课堂形式最为实用,逐步弱化老师的指导角色,渐渐演化为开放课堂,培养时间一年左右为佳,最优施行年级为三-四年级。 经过几年的教学,我觉得应该在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上多下功夫。学习方式通常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的根本行为和认知取向〞,并不是指详细的完成学习任务的策略、方法或行为方式,它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所表达出来的,在主体性、理论性、探究性以及合作性等方面的特征。一般认为,学习方式反映的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表达出的以下几个变量:〔1〕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方式;〔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程度;〔3〕老师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互相作用方式。应注意:转变的是学生的学习方式,并非老师的教学方式,要在课堂上让学生体验不同的学习方式,从而习得最合适自己的有效学习方式。实际上,有效的学习方式因人而异的,真正有效的学习方式应该是多种方式相结合。
第 2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aPR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