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制度外管人案例解析大全_猫头鹰的管理启示》,欢迎阅读!

案例
猫头鹰的眼--睁一眼,闭一眼,管理则讲究”小节不拘束,大事不糊涂“。
阿琼因为业务能力出众,最近被社里提拔当上了编辑部的主任。阿琼当部门主管,也是大姑娘上花轿--平生头一回。
兴奋之余,心里头难免有点发虚:毕竟大小是个头儿,手下还得管着”几个小兵“,当头儿就得有个当头儿的样子。阿琼在心地暗暗盘算着,要如何才能不辜负领导的厚爱,把编辑部的活儿给扛起来。
因为要具体负责一个部门的各项事务,同时还得管理好手下几位小编辑,于是,阿琼开始恶补各类管理书籍。某天,她忽然看到一本企业管理方面的书中有这么一句:”人们可从一个企业员工的上下班状况,觉察到该企业员工的基本素养和对企业规章的遵从度“,再又联想到那句很流行的”细节决定成败“,阿琼犹如醍醐灌顶,仿佛看到了曙光,知道了管理从何着手。
相比于出版社其他部门,编辑部的上下班管理是比较松散的,阿琼决定就从这块考勤制度着手。于是编辑部曾经形同虚设的上下班打卡签到制度,被阿琼重新给翻了出来,而且阿琼要求大家严格遵守制度,认真加以执行。虽然阿琼再三严正声明,很把自己当回干部,结果手下的几个小编辑根本就不买账,并不真的把她当干部。该怎样仍旧怎样,上班下班并不依照制度规定。
看到大家伙这种态度,阿琼简直要气得七窍生烟:真是”老虎不发威,你们只当是病危“啊?行!老虎这回不发威,以后你们还不得反了天!这点小事都管不了,以后我怎么在编辑部混?阿琼决定要拿人祭刀了,正好小黄撞到了枪口上。
小黄是个长得乖乖巧巧的女孩子,文文静静,平时话也不多,只顾低头做自己的事。忙完手边的工作,不管早与迟,她就不打招呼自行离开。因为平常管理不是太严,这已经成了编辑部众编辑们约定俗成的作息制度。这次小黄又依潜规则行事,公然违规了,阿琼当然不会放过这次”教育大家“的机会。
结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在大家眼中一向文弱的像只小兔子的小黄,居然会横眉立目,公然与领导唇枪舌剑,你来我往地大声辩驳起来。最后小黄头发一甩,理也不理,径直出了办公室大门。第二天午餐时间,小黄仿佛是故意要让阿琼听到似的,私下和别的同事嘀咕,指责阿琼是拿着鸡毛当令箭,故意刁难大家。编辑部该管的事不管,整天在那些婆婆妈妈的小事上和人纠缠不清。
阿琼听到后气得脸色煞白,于是在工作会议上含沙射影地批评了某些同事背后议论领导的不良行为。尽管没有指名道姓,但大家心中都明白话锋所指。从此以后,阿琼再也听不到同事们的谈话了。有时候明明看到他们聊得眉飞色舞,但只要她一出现,所有人都立即鸦雀无声了。更令她尴尬的是,连同事们一块儿出去聚餐也没有人愿意靠着她坐。除了工作,没人会和她多讲一句话。
阿琼将重点心思放在了人事制度上,在选题策划上所用的精力和时间就相对减少了,这时,
社长找她谈话,提醒她要和谐同事关系,作为中层干部心胸应该开阔,不能往牛角尖里钻,弄得她有苦难言。终于在一次与另一个老员工因错别字进行了一番激烈争论后。阿琼身心疲惫,向领导提出辞去主任的职务。
管人要点解析
很多管理者,尤其是中层管理者初任领导职位时,因为缺乏经验,又急于向上级领导展现自己的能力,从而很容易失去工作重心。由于分不清管理的主次与轻重缓急,又使得工作难以展开,结果新官上任的火没烧起来,反倒把自己给烤糊了。
虽然制度各种各样,但对于管理者而言,管理之中的各项制度必须有轻重之分。想要把所有的管理制度全部一次性到位,那既不现实,也无可能。因为有些制度的设置就很可能是相互制约的,所以要想”西瓜芝麻一把抓“,往往会变得自相矛盾。
所以在执行相关制度时,也就应该在哪个山头,唱哪支歌。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时,就应该舍鱼而取熊掌。比如说,司机驾车不系安全带,那是违规行为,肯定是要受到交通警处罚的。
如果在平常道路通畅时,交通警见到了不系安全带的司机,自然是毫无疑问地要纠正其违规,还得处以相应的罚款。但是如果在下班交通高峰期,道路拥堵,交通警忙于指挥来往车辆,疏导交通时,他基本上是不可能去纠查司机有没有系安全带的。
其中原因当然很明显:如果他还得去忙于处罚司机没有系安全带,那势必造成更严重的交通堵塞,这就是严重的失职了。
与纠正司机违规小错相比,造成交通瘫痪的后果将不可原谅。
两害相权,取其轻。所以那时的交通警明明发现了有司机未系安全带,也不会去截他的车,罚他的款。再退一万步来讲,在那种交通拥挤状态之下,车辆挪行的速度还不及行人的脚步,就算司机没有系安全带,也不会存在更大交通安全隐患。
管理中同样如此,有时也会面临制度选择的困惑。制度都必须遵守,都有其遵循的合理性与必要性,那时该做出何种选择,这便是制度之外的管理智慧了。案例中的新主编阿琼没选择正确,所以最后只好自己主动出局。
对于一个主编而言,部门的人事考勤制度固然重要,但与编辑核心工作却没什么太大的联系。一个准点上下班的编辑,并不一定就是优秀编辑;一个经常上下班不按时的编辑,就未必一定是差的编辑。判断一个编辑的优劣,自然是看他(她的稿件质量,而非瞧他是否准时。阿琼恰恰没有把这个重要的关系理顺,反倒钻进了制度的牛角尖。又怎能不”下课“呢有一位号称打工女皇的女士,在微软遭遇了职业管理的滑铁卢。该女士在IBM公司待了十二年之后,出任微软大中华区的CE()。结果在微软待了不足一年,就因为其管理理念与微软的企业文化格格不入,而不得不辞职,转而投奔TCL集团。说起来或许令人不可思议,同样是IT外企,同样是美国计算机公司,该女士想把在IBM的那套管理放到微软中,却惨遭失败。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aNX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