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码处置流程

2022-08-09 23:41:4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黄码处置流程》,欢迎阅读!
处置,流程,黄码
黄码赋码:

14日内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通管大数据时空伴随者

②公安或通管大数据所涉及的重点区域旅居史人员(风险研判为中)

③各级疫情防控指挥部认为需要赋黄码的人员。 一、处置意见 基本原则

健康码仅仅是一种风险提示,提示所持有者有可能有高或中或低的感染风险。健康码不是管控的唯一依据和必然条件,也不是管控的充分条件,需要进行简单的调查流行病学史方可确认所需要采取的管控措施。

红黄码在简单流调后,如认定为低风险,可直接改码为绿码。相应的,如果绿码在流调后,认定有高中风险,则需要改码为红码或黄码,须按照高中风险采取管控措施。

二、简单流行病学调查 由社区防控工作人员承担

1查看行程卡,以知晓所到的有疫情风险的城市。查看健康码以初步判定可能风险。

2询问在所在的风险城市所从事的职业和工作居住地,对照中高风险区和封控区域名单,初步判断是否有或可能有在这些区域的工作或居住史,或者工作生活地离上述区域比


较近,或职业为高风险岗位。

3询问是否有高、中风险区域或封闭、封控区域的停留史、生活史、活动史(高、中风险),是否有在上述区域通风不良、空间密闭的高风险重点场所(高、中风险) 4、询问是否有亲戚朋友或所认识的人感染新冠肺炎病毒,是否有直接或间接接触史。

5、询问和观察是否有新冠的十大症状 6、签署承诺书,承诺所陈述内容真实。

7、根据上述调查内容,确定相应的风险等级(高、中、低)。有相应的流行病学史

三、判定为黄码后的处理

在判定具有中风险后,按照如下分类处置原则进行管控。如判定为低风险或高风险,则按照低、高风险人群进行相应处置并通过新冠防控系统进行相应的改码。

1)对有高风险区所在县市区旅居史者或潜在密切接触者(电子健康码黄码)实行7天居家隔离和7天居家自我健康监测,并于第13、7、14天各进行一次核酸检测。

2对近14天以来,有中风险县市区旅居史或高风险区所在地市旅居史者(电子健康码黄码)实行7自我监测,并于第13天各进行一次核酸检测。

3对近14天以来,有中风险区所在地市旅居史者(电子健康码黄码)实行7自我健康监测,并于第1天进行一


次核酸检测。

4)对近14天以来,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可能暴露的重点人群(如时空伴随者)电子健康码黄码)实行7天居家健康监测,并于第137天各进行一次核酸检测。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Zp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