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家里来客人了,该如何教育好孩子与客人互动呢?》,欢迎阅读!

家里来客人了,该如何教育好孩子与客人互动呢?
其实不管什么时候,家里免不了有客人来访,那么该怎么教育孩子?大方得体地迎接客人与客人互动?毕竟,接待客人也是孩子社会交往中的重要内容。下面小编就带你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嘴巴甜甜大声叫人
想要做好小主人,必须让客人在进家人门的一瞬间,感受到主人的欢迎。作为孩子,最佳的表达方式,就是声音甜甜的、略有重复性地、用眼睛跟每一位客人对视后,大声称呼问好,“叔叔好!阿姨好!”如果孩子跟客人并不熟悉,父母在旁边先把孩子介绍给客人,再引导孩子进行适宜的称呼。只要过了这个美好的开始,就近乎成功了一半。因为孩子在客人面前的首次亮相很重要,打好了头站,孩子会从中获得自信和力量,在接下来的相处当中,也会表现得更加放松。让我们的孩子能够真正享受到“小主人”的乐趣,而不是挑战所带来的压力。
但孩子有些害羞,不愿意跟客人打招呼时,我们拉着孩子的手在门口迎接客人即可,越是害羞放不开的孩子,越不要在这个时候“指责”他不懂礼貌,挑剔他不主动叫人。话说不出口,人在门口迎接,对孩子来说,也是很不多的表现。
身体勤快懂得款待
为了避免尴尬的氛围,家里要有一定的物质准备。比如使用的拖鞋、挂衣架;食用的水果、干果;以及热茶咖啡等各类饮品。父母要有意识地邀请孩子,一起参与准备工作,采购、清洗、摆盘等各个环节,孩子都可以参与。在准备过程中,跟孩子聊聊客人的喜欢,让孩子对来家的客人有预先的了解和熟悉,去除陌生感。客人来家后,可以分配给孩子一些小任务,比如为客人拿取拖鞋、递个水果给客人,帮助客人打开零食袋子等,这样既能让客人感受到孩子的友好懂事,也能让孩子明确地知道要进行哪些事情,不至于尴尬地不知所措,让彼此处于无聊境地。
笑容多多学会自控
招待客人最好的状态就是笑容满面,有客人来时,父母要特别关
注孩子的情绪,也要提前对孩子有些嘱咐,“大大方方地陪客人说几句话,如果想离开回屋,也跟客人和父母说一声再走!遇到不高兴的事情,懂得单独跟父母说,不要公共场合以及客人面前哭闹顶嘴”。为孩子立一些家庭规矩,鼓励孩子遵守,其实孩子并不会反感,反而感觉很自豪,因为父母的要求能让孩子感到自己“主人”的优越地位。通过一些示范或者是绘本故事,让孩子明白,客人最喜欢看到的就是“小主人”的友好微笑。无论因为什么事情,都可以通过沟通解决,大声喊叫和哭闹,只会让事情变得糟糕。唯有懂得跟父母好好说话的孩子,才能得到父母的帮助,解决难题。遇到好奇的事情,比如“阿姨为什么一只眼睛是斜的?叔叔的头顶怎么没有头发了?”要悄悄地先问父母,不要直接莽撞,让客人尴尬。
尴尬问题备好答案
这是最考验孩子反应的环节和场景了。当客人和孩子进行几个回个的互动之后,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好回答的问题。父母可根据家里的实际情况,以及客人的偏好预设一些问题,事先了解一下孩子的应答状况,这样能够避免不必要的尴尬。比如客人对孩子问,“你是班上最棒的小朋友吗?以后要少吃糖了,要不牙齿都会坏掉!有了弟弟之后,爸妈是不是不疼你了?怎么还让妈妈抱着,多沉啊!你唱歌背诗吗?给我们表演一个怎么样?我以后就住你们家,不走了可以吗?你跟我回家吧,做我们家的小孩去好不好?你这么多玩具,分给我一些吧?”客人会问怎样的问题,父母根本无法穷尽,有些“低情商”客人,极有可能挑战孩子的情感底线,逗哭孩子,或是让孩子尴尬难受,倍感羞愧。
因此,父母要注意平时积累和临阵磨枪的并用,教会孩子化解不舒服的感觉,让自己和客人都感到愉悦。可以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对问题进行归类,分别应对。遇到决定不了的问题时,就说“不知道,得问我爸爸妈妈!”遇到不愿意做的事情时,就说,“我不想,我不愿意,可以下次再给你,我爸妈可以给你!”遇到夸奖嘱咐的问题时,就说,“嗯,知道了,谢谢您!”遇到讨厌伤心的问题时,就说“不对,不是这样的!不信您问我爸妈!”总是,父母要让孩子懂得适宜的社交,不被较真所困扰。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Zkk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