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学生的越轨行为

2023-12-01 00:44:2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中职学生的越轨行为》,欢迎阅读!
越轨,中职,行为,学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中职学生的越轨行为

作者:胡小鸽 陈晓艾

来源:《亚太教育2015年第10

摘要:中职学生的越轨行为问题日益凸显,本文先阐述了中职学生越轨行为的基本概念及主要表现,并对其为进行了类型划分;又从越轨与社会结构理论,差异交往理论,标签理论学生越轨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应对中职学生越轨问题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中职学生;越轨;社会

中图分类号:G647.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4-0143-01 一、中职学生越轨行为的表现

(一)中职学生的个体越轨行为和群体越轨行为

根据行为主体差异中职学生越轨行为分为两类:个体越轨行为和群体越轨行为。个体越轨行为较群体越轨行为更为普遍,是指学生个人旷课、考试抄袭等行为,涉及单独的个体行为,相对容易处理和纠正。群体越轨是不少于两名学生共同犯错,如打群架。群体越轨行为的影响要大于个体越轨的影响,涉及人数较多,有主动挑事的,有被迫参与的,在处理群体越轨行为的过程中,有必要深人调查,分清不同个人的责任,分别作出相应的处理。 (二)中职学生的故意越轨行为和过失越轨行为

越轨行为是针对行为的结果来说的,但人的行为受思想意识支配,不同的个体心理状态也可能导致相同的结果。如有的越轨行为者是有意识有目的去实施不道德或者违法犯罪行为即故意越轨;而有的则因一时大意、过分自信而使自己的行为给他人带来危害即过失越轨。对于故意越轨者,应当从重处罚;对于过失越轨,应当依情况从轻处罚。 (三)中职学生的违俗行为、违德行为、违纪行为、违法犯罪行为

违俗行为指不遵守社会规范和风俗,做出违反社会倡导的良性习俗行为。中职学生追求新鲜、刺激,奇装异服、夸张的发型是常用的表现工具。它是一种轻度的越轨行为,除了备受周围老师和同学的关注外,一般不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违德行为指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在中职学生中较为普遍,如自私自利、虚伪欺诈,损害公共财物,随手丢弃垃圾等。违纪行为是指学生不遵守学校的相关规定,违反考试纪律、生活纪律、学习纪律等。违法犯罪行为性质最严重,中职学敏感、叛逆、身心发展不够成熟,近年犯罪行为时有发生,学校和家长应该履行好各自的职责,提早预防,以防患未然。 二、中职学生产生越轨行为的原因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一)越轨与社会结构理论

美国社会学家默顿认为每个人都会去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拥有的资源不同,实现目标的合法机会不能均等地分配给每一个人。有合法机会的人实现了自己的目标,而另一部分没有合法机会的人就可能采取越轨和失范行为。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评价标准更多看中的是个人的成功和财富。这种风气也蔓延校园,成绩是老师衡量学生好与差的”;而同学之间比分数、比长相、比家境,甚嚣尘上的攀比之风,很容易引起学生的不良行为,如有些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甚至偷窃他人财物。 (二)差异交往理论

参考美国犯罪学家萨瑟兰的差异交往理论,越轨行为是在日常生活中逐渐习得的行为,一个人所处环境越轨行为频发,那他越轨的可能性就越大。在中职校园中,由兴趣爱好、价值观的趋同,会形成许多小团体,去维护他们自己的利益。同龄学生群体的产生对学生有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可为学生提供平等与人交流的机会,促进学生的发展,但也有可能因不正确的价值观而对团体中的学生产生不利影响。如一个学校校风不严,某一平时准守纪律的学生,看到周围人考试作弊,他也会将作弊当做一件无关紧要的事情。 (三)标签理论

根据贝克尔和莱默特提出的标签理论,一个人先入为主的想法会严重影响着后来的判断。若被贴上了公开负面的标签,不管标签是否公正,这个标签对于当事人来说可能会成为一种心理暗示,会使人不自觉地朝着那个方向发展。中职学生心理还没有发育成熟,冒然对一个学生打上负面标签,这个标签对一个学生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如某个学生因为一时糊涂偷了同学的东西,从此被贴上小偷的标签,那么学生会逐渐认可这个身份,会引起学生思维反应的定型化,对学生的学习及今后的成长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三、如何控制和预防中职学生的越轨行为 (一)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实现自己的目标

根据越轨与社会结构控制理论,学生在实现自己的目标时应采用合适正确的方法。老师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加学生实现目标的合法机会。通过思政课、课外活动、开设心理课等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用合理的手段去实现目标。其次,通过多种途径考核学生中等职业学校应该完善自己的考核制度,采用多重标准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可增加日常考核的比重,对进步的学生予以奖励,改变唯成绩论的做法。 (二)帮助学生营造良好的环境

环境及人与人的交往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教育者应该对校园环境给予足够的重视。首先,要加强对新生的入学教育,使校纪校规深入到学生心中并感受到浓厚的学习气氛和良好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的校园环境。其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群体意识,这可以帮助学生形成集体归属感、荣誉感,但不正确的群里意识可能引导学生做出错越轨行为,因此要有预见性的引导。最后老师要注意对犯错学生的处理方式,对犯错者本人和周围同学,应该给予正确的引导和疏通,使有过越轨行为者能够正常与他人交往。 (三)避免为学生贴上负面标签

作为老师都知道皮格马利翁的效应,因此对于初次较轻的越轨行为,老师应低调处理,进无痕教育。其次对行为越轨学生给予适当关注,和学生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愿意和老师谈心,通过交流找到学生犯错的原因并对症下药。对于曾有过严重越轨行为的学生,不能心存偏见,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帮助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

中等学生的越轨问题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影响了一些教师对于职业教育的信念,更严重影响了中职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政策,为职业教育的良好发展开辟道路。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2013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林向英.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问题行为及自我管理策略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

[2]杰克·道格拉斯,弗兰西斯·瓦克斯勒,越轨社会学概论(张宁,朱欣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

[3]金一鸣.教育社会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4]王在山.越轨的社会标签理论及其对预防违法、犯罪现象的启示[J].青年研究19996.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ZkT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