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预防孩子网络沉迷致信学生家长一封信》,欢迎阅读!

预防孩子网络沉迷致信学生家长一封信
尊敬的家长:
您好!
在当前的社会生活中,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创造了精彩的娱乐时空,成为中学生学习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网络犹如一把双刃剑,增强了学生与外界的沟通和交流,但其中一些不良内容也极易对学生造成伤害。为了给您的孩子营造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促进孩子健康成长,请您支持和配合做好以下工作。
一、严格落实“五项管理”规定,禁止个人电子产品进课堂。 学校按规定将进一步加强学生手机管理,学生原则上不得将手机等个人电子产品带入校园,禁止带入课堂。确有特殊情况需要使用手机,需经老师同意、并由家长提出书面申请,方可带进校园。学生进校后手机上交由班主任统一保管,放学时再取回。请家长督促学生遵守学校的管理规定。
二、严守“未成年人不得进入网吧”的规定。
请您与学校一起,教育孩子正确处理学习和上网的关系,教育孩子要自觉远离网吧等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的场所。培养孩子增强网络安全防范能力。
三、请教育和引导您的孩子:
1、上网做到文明、健康,不浏览不良网页,不制作、复制和传播有害信息。
2、提高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增强自我约束能力、辨别能力和选择能力。 3、未经父母同意,不在网上泄露姓名、年龄、学校或家庭地址、电话或手机号码等个人信息;不与任何网友见面;不使用网络付款功能;不浏览“儿
童不宜”的网站或栏目,如果无意中进入了此类网站,要立即离开。
4、与同学发生矛盾时,不要模仿游戏中的暴力遏制对方。不在网络上传播谣言,中伤他人。
四、居家线上授课期间加强对孩子视力健康的科学管理。
在疫情的影响下,学校进行线上授课。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增长,眼负担加重,如果日常没有注意爱护眼睛,发生近视的风险就会大大提高。家长更要担负起监护责任,言传身教,践行“健康第一”的理念,营造好的视觉环境,教会孩子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合理安排上网时间,帮助和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行为和习惯。
五、教育孩子增强防范网络诈骗意识。
当前,犯罪分子通过手机、网络、固定电话,实施诈骗犯罪案件高发。您和家人都要增强防范网络诈骗意识,坚决做到“三不”:不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短信;不透露自己和家人身份信息、银行卡等情况;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
六、教育孩子理性文明使用智能终端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 未成年人自制能力相对较弱,使用智能终端设备容易陷入无节制的上网、游戏中,除了不良网站的影响以外,一些网络游戏也容易导致学生沉迷其中,严重影响学习。因此,不要让孩子过早的接触、使用智能终端,要引导孩子理性使用、文明使用。
七、言传身教,做好孩子的表率。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您的言行举止会影响孩子终生。请您必须做好孩子的表率,自觉遵守网络公德和相关法规,自觉维护国家网络安全。和孩
子一起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不长期沉溺于虚拟世界;优质上网。
八、家校携手,共促孩子健康成长。
教育孩子遵守学校关于手机的管理规定,督促孩子保证每天8小时合理睡眠。学会利用网上资源拓宽视野、提高素质;科学规划生活,合理安排上网时间,加强视力保护和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引导学生培养兴趣爱好,多做家务劳动,远离并自觉抵制不良网络的诱惑,家校共同携手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家长朋友们,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优化网络环境,增强未成年人网络安全自我保护意识,提高网络安全问题甄别能力,培养孩子绿色上网、文明上网的良好习惯,构建安全健康的网络育人环境。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Za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