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优秀本科毕业论文(3)

2022-10-29 08:58:3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历史学优秀本科毕业论文(3)》,欢迎阅读!
历史学,毕业论文,本科,优秀
历史学优秀本科毕业论文(3)

二、以“边际革命”为切点的收入分配理论的新发展

19世纪70年代兴起的“边际革命”给西方经济学的收入分配理论供了一个新的分析工具。美国经济学家克拉克是主要代表。他以边际生产理论为基础,创新性地阐述了萨伊的效用价值理论和要素分配理论

首先,克拉克继承了萨伊的效用价值论,生产要素共同创造价值的前提下,得出了劳动生产率和资本生产率下降的规律。其次,他利用劳动生产率和资本生产率下降的两个规律,引出劳动和资本的边际生产率,从而得出结论:在所谓的静态经济条件下,三种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贡献正好等于各自的边际产量,在分配中的收入正好等于各自的边际产量。最后,他得出结论,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的管理能力等于他们各自的边际产品。

克拉克的边际生产率分配理论已经成为现代微观经济分配理论的支柱,但实际上它仍然是萨伊的生产要素分配理论的变种。他们都把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混为一谈,把财富和价值混为一谈,把使用价值和价值混为一谈,试图证明资本和劳动一样可以创造价值,资本主义生产不存在剥削理论

之后,新古典学派创始人马歇尔提出了一套所谓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



1


理论——要素价格理论即国民收入如何在要素所有者之间分配的理论。

他用均衡分析的方法,即先把各种生产要素的需求和供给转化为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然后用它们的边际生产率来解释各自的需求价格,生产要素(土地除外)生产成本来解释各自的供给价格,最后用它们各自的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的平衡来解释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的数额。

这就使得从国民收入分配渠道的选择,到国民收入分配主体所得份额数量的规定,以及收入分配的杠杆作用等,都得到了较充分的论证,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资本主义收入分配理论

而且马歇尔发展了萨伊的三要素理论提出了生产四要素理论即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可以共同创造财富。以边际革命为代表的西经济学的分配理论基础从劳动价值论转向要素价格论,从而脱离了古典经济学的传统。这种变化是建立在维护资产阶级利益,论证资本主义收入分配制度的合理性,否定资本主义制度剥削本质的基础上的。 三、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

不同于新古典经济学家,马克思不把分配问题归结为经济利益问题,而是把分配问题引入社会生产条件,甚至社会生产方式,从而更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性质。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ZQ7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