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政党制度生命力的几点认识

2023-01-24 02:08: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我国政党制度生命力的几点认识》,欢迎阅读!
政党制度,生命力,认识,我国,关于
关于我国政党制度生命力的几点认识

方伟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根据我国宪法,这一基本政治制度还将在我国长期存在和发展。实践也证明,这一制度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得到了巩固、发展和完善,在国家政治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

政党政治理论告诉我们,能否采用适合国情、国家性质和社会发展状况的政党制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条件。判断一种政党制度的生命力,不但要看它形成的机理,看其是否与本国国情相适应,还要看它的内在优势和现实的政治作为,看它拓展政治空间的制度张力。

一、从其形成机理看,中国政党制度植根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深厚的和合文化传统,产生于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争取民主自由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光辉实践,发展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是中国各政党共同奋斗凝炼而成的伟大成果,与中国国情相适应,与中国社会前进的趋势相一致。

中国政党制度的产生具有历史必然性。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并肩战斗,共同谋求民族解放和独立,共同致力于建立人民政权的革命事业,在反帝反封建反独裁等民主斗争中达成了广泛的共识,形成了巩固的统一战线。因此,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之间有着天然的深厚的紧密的党际关联。而在这种党际关联的背后,则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对中华民族未来命运有着广泛而深刻政治认同。不仅如此,中华民族和而不同、多元一体的传统文化理念为中国政党制度的奠定和完善提供了文化支撑。共同的文化认同、广泛而深刻的政治认同最终使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形成了长期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亲密友党关系和团结合作的关系。

与西方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政党制度一样,中国在现代化过程中的政党制度愈加完善,愈加符合自己的国情,显现出巨大的政治活力。它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又体现广泛民主,既保持一致性,又体现多样性,既规范有序,又充满活力,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有利于党和国家的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五种主要的形式: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之间的合作与协商;在人民代表大会中发挥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的作用;举荐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担任国家和政府以及检察、审判机关的领导职务;在人民政协中发挥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作用;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为经济建设服务。通过这些方面,我国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体现了政治参与、利益表达、社会整合、民主监督、维护稳定的价值与功能。而且,执政党与参政党可以通过政党制度这一平台互相促进,互相监督,从而提高执政党的领导水平和参政党的参政能力。因而,历史形成和发展角度看,中国的政党政治与政党制度是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自然生成和发展完善的,是完全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的。

二、从其内在优势看,我国的政党制度现已成为一种崭新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政党制度形式,是一种崭新的执政方式和民主实现方式,实现了国家各种政治资源的优化配置。这一制度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中国共产党领导有利于政治运作的稳定性和政策执行的高效性。执政主体的稳定直接关乎民主政治生活的稳定,有利于执政党在稳定的政局中提高执政效率;另一方面,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体现了“和合”的伦理价值和政治思维,是一种协商民主,有利于政治运作的民主性和政治决策的科学性,更有利于整合全社会的力量进行国家建设。所以,在凝聚各阶层智慧、实现科学民主决策并保证政策的连续性方面,合作型政党制度具有竞争型政党制度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这一制度设计含了高超的政治智慧:各党派以及社会各界以国家与民族利益的最大化为考量,既通过对选举民主的适当限制排除了可能出现的政治混乱和政局涣散,又通过对协商民主的充分发挥保持了强大的凝聚力,从而保证了执政党执政和参政党参政的高效性和有效性,进而推动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健康和良性发展。这一点尤其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得到了深刻的展现。30年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政党制度始终坚定地强调以协商合作代替对立竞争,既避免了政党互相倾轧造成的政局不稳和政权频繁更迭,又把社会各方面的利益诉求纳入到规范有序的渠道中来,在支持、帮助、组织广大人民群众当家作主、行使国家权力中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个制度因其内在架构的兼容并蓄,日益呈现出空前的广泛性、巨大的包容性、鲜明的多样性和显著的社会性,制度本身蕴含的优越性和潜


能不断得到释放,制度的张力得到了充分的彰显,有效地回避了一党独裁和多党竞争自身无法克服的弊端,在二者之间走出了第三条道路。可以说中国政党制度是符合世界政党政治进步潮流的,其理论上的成熟和实践上的成功,充分彰显了这一制度在中国存在和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而且,在国际政治舞台上还与众多民主化国家的纷乱政局形成了鲜明对比,显现出独特的范式意义。

三、从其现实作为看,首先,中国政党制度保证了中国持续快速稳定发展。由于这个制度与中国文化传统、与中共及各民主党派的党情相适应,同时又不断地与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相吻合,有效保证了中国政治稳定有序展开,有效凝聚了党内党外、上上下下各种政治力量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效地将各种政治资源转化为推动发展的政治优势,使得中国政局几十年来一直保持了稳定,有效地保证了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这一事实充分说明中国的政党制度之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民主利益是有益和高效的,无疑增强了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吸引力,增强了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发展道路的吸引力。其次,中国政党制度还较好地应对了来自社会结构变迁的挑战。30年改革开放带来中国经济和社会的深刻转型,社会结构变迁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以其巨大的政治包容力和凝聚整合力,把不同社会群体政治参与的要求纳入到政党政治体制内,广集了民意,扩大了对社会阶层力量的融合,更好地整合了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诉求和政治意愿,并通过合法有序的制度安排为人民真正当家作主架构了政治通道,对社会剧烈冲突的发生形成了有效防范,也团结和凝聚了社会各阶层,调动了各种社会力量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促进了社会结构有序变迁和转型。这种产出效应在进入新世纪后表现尤为鲜明和突出。进入新世纪后,我国社会转型加剧,不可避免地激活了历史期累存下来的一些社会矛盾,导致社会分化加剧。在此背景下,民主党派的“社会整合”功能和统战价值也频频得到大幅提升,在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上发挥了独特的历史作用,为有效化解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矛盾作出了积极贡献。另外,制度的产出效应还表现在通过集中民意和民智,促进了执政党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成为有利于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纠错的重要资源,为社会稳定有序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四、从其制度发展空间看,中国政党制度在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国家统一方面愈来愈显现出积极的作为。首先,当代中国政治及其运作(如“两会”形式)愈加体现了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的紧密结合,拓展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深度和广度。其次,一般来讲,中国的政党制度是针对祖国大陆范围内的中国共产党和八大民主党派而言的。事实上,这一制度在全球化条件下已经卓有成效地团结海内外爱国统一战线应对来自国际方面的各种风险和干扰,在维护国家的统一及政治经济安全方面发挥了愈加重要的作用。尤为突出的是,在国家统一方面,当前通过政治协商通道和政党合作通道,我国在宪法框架下的港澳特别行政区政党政治实践已经开始探索了与“一国两制”进行衔接的问题。另外,国共两党的再度联手已在以合理的党际政治形式和运作机制来推动国家统一的重大问题上有了新的进展。上述事实显现了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在国家统一问题上还有很大的制度空间,仍能发挥新的更大的历史作为。 五、从其制度凸显的政治本质看,衡量一种政党制度是不是一种民主政治的实现形式的标准,其关键并不在于政党政治自身的形式是不是竞争性的,而在于它在对政党与政党之间、政党与政权之间、政党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规范过程中是否真正体现并实现了民主的价值。中国式协商政治谋求的是共识,无论选举、票决、程序、参与、博弈、竞争、合作、冲突、妥协,都是为了达成共识,体现的是一种共识民主。从一定意义上讲,民主就是达成共识的机制,民主的根基在于人们能够整合分歧,获得共识。人社会政治文明正是在不断地获得共识的基础上发展和进步的。因此,只要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符合这个国家国情和社会进步需要,能从根本上体现民主的价值和本质,或者说以民主的价值和本质作为原则来指导自己国家的政治制度设计,就应当认为这个国家走的是民主政治道路。就我国而言,民主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社会主义本质属性在政党制度和国家政治中的自然体现,这一制度通过各种渠道吸收民意、反映民情,最大限度地实现公民的政治参与,无疑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而且,任何政党制度的好坏优劣,最终都体现在能否促进生产力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上,在这方面,中国的政党制度以毋容置疑的成效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政党制度的吸引力。更主要的是中国的政党制度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既没有照搬照抄西方国家的两党制和多党制,也没有效仿包括当时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一党制,而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一起,创立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新型政党制度形式,成为世界政党制度发展中的伟大独创。

总体而言,中国的政党制度自产生开始就促进了中国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实现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ZKf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