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应用型旅游硕士毕业论文选题模式创新探讨》,欢迎阅读!

应用型旅游硕士毕业论文选题模式创新探讨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逐步普及, 在外表现为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在内则表现为高等教育结构系统的多元发展。硕士教育内在结构多元化发展较为明显:硕士教育研究型与应用型并存,以应用型为主,所需的最为重要的是素质和能力。而应用型人才要注重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践问题的素质与能力,强调综合应用能力、复合能力的培养,更强调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心以及开拓创业能力的培养。这里的复合能力指应用技能、实践能力及应用领域的革新能力等。 硕士毕业论文撰写是高校学科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和主要内容之一,旅游管理硕士目前有一套较为完整的选题模式,其流程是:(教学单位)建立研究型题库(分年度更新)-抛出选题-学生选定-搜集资料(第一轮)-撰写开题报告,教师审查-撰写、修改、答辩、修改定稿、归档。但从目前旅游管理硕士毕业论文选题来源及其具体选题与指导实践看,由于指导思想偏离,这个模式实际上将现有旅游硕士主要归入研究型,因此其题库中大量充斥着理论型研究型题目;而现实是,旅游学科本来就具有极强的实践特点,绝大部分旅游硕士论文选题应侧重于实践应用方面。 一、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1.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20世纪70年代初,德国开始创办有别于传统综合性硕士院校的高等教育类型--应用科学大学,其办学定位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而非“学术型人才”。实践证明,德国培养的应用型人才为德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为国际高等教育界所关注。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美国具有技术性与实用性特征,英国具有灵活性与多样性特征,日本的学科体系更注重综合性与渗透性培养。 近年来,应用型人才培养受到我国高等教育界的关注,应用型硕士教育是应用型教育的主体,其职业定位主要是应用科学和现代技术领域。【1】 2.应用型硕士论文选题 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有关应用型硕士毕业论文选题这一领域的研究,较多的只是针对论文选题的笼统讨论。李晨曦主张,毕业论文(设计)是一种将学习、探索和创新相结合的综合实践活动,对于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核心的应用型硕士院校尤为重要。【2】 刘红玲等在分析地方应用性硕士院校毕业设计(论文)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从学校实际出发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方法和措施,包括推行硕士生导师制,采用渐进贯通式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模式,并从选题、开题、指导过程管理、质量考核等方面全方位进行监控。 从总体上讲,我国目前对于应用型硕士毕业论文选题的研究还缺乏系统性,广度和深度也不够,理论内涵上更是欠缺。 二、应用型硕士论文选题的现状 第一,受研究型硕士人才培养观念影响,忽视学生已掌握或有条件掌握第一手资料这一情况,论文题目抽象、空洞,脱离行业实际应用,偏离了人才培养目标。大多数论文多针对一般性的旅游研究进行选题,题目特点是涉及面广,复杂且抽象,且多与行业具体实践关联不密切,直接针对旅游行业、旅游企业、旅游行业协会及政府旅游主管部门等实际用户的应用型选题显著缺乏。由于选题空洞无物,不接地气,恰似隔空放炮,无的放矢,学生本就归纳与综合能力较弱,故只能依赖互联网和其他二手资料,所引信息及文献普遍重复率过高,大肆抄袭、剽窃他人观点与成果成风,鲜有创新,丧失了毕业论文培养学生解决行业真实问题的效用和功能。 第二,对教学单位而言,选题宽度拓展乏力,更新率低,造成选题重复率高,毕业论文写作变成了标准化产品生产。由于旅游学科研究型选题宽幅有限,在同一个教学单位,即便在同一年度,重复选题、雷同选题、相近选题等现象较多,不同年度选题则重复率更高,不同年度的学生毕业论文一如工厂生产的产品,其规格、型号、品质,甚至风格都差不多,不同的只是生产日期不同而已。 第三,论文写作及答辩演变成了抄袭与改编的比赛过程,大多忽视了论文撰写过程中实地调研环节。由于有意或无意忽视了论文撰写过程中的实地调研这一环节,加上选题普遍偏离行业实际应用,论文写得再好,也是拾人牙慧,了无新意,看完之后让人感到索然无味。因此,学生普遍缺乏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兴趣,更不用说提出与行业实际紧密联系的综合性、复合性问题,学生在客观上丧失了独立思考和追求真知的压力与动力。更为严重的是,这样的过程造成学生对毕业论文选题与写作过程的蔑视,直接
打击学生撰写论文、设计方案的兴趣,扼杀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第四,对指导老师而言,多数论文指导过程是一场毫无意义的游戏。由于选题与行业具体实践有明显距离,无的放矢,学生大多无法深入实地亲自搜集第一手资料,仅凭在互联网上的搜索-复制-粘贴功能,东拼西凑了事;指导教师被迫阅读这种毫无创新和实际价值的文章,备感痛苦和憋屈,形同精神折磨。毕业论文作为培养学生真实能力与素质的重要环节,在此却变得黯然失色,毫无生机,学生则丧失了跨入社会前提升素质与能力仅有的机遇。 总之,目前旅游硕士毕业论文选题模式弊端在于其无法实现将学生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践问题素质与能力的目标,更无法增强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复合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心和开拓创新能力。 三、应用型旅游硕士毕业论文选题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围绕应用型硕士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改变旅游硕士毕业论文选题模式存在的诸多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旅游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研究人员应在历数并简要分析目前旅游硕士毕业论文选题方面若干问题的基础上,对应用型硕士毕业论文选题模式进行系统设计,丰富行业实践应用内涵,创新应用型旅游硕士毕业论文选题模式,为我国应用型旅游硕士毕业乃至其他应用型学科硕士毕业论文选题提供参考与借鉴。选题模式可根据实施效果,经过对比研究和设计后,拟在相关的酒店管理硕士、会展硕士试行,视试行情况再逐步扩展到其他应用型硕士专业领域。 四、应用型旅游硕士毕业论文选题模式的创新模式 1.应用型旅游硕士毕业论文选题模式要素结构 (1)命题及选题主体。由教学单位或指导小组、指导教师、学生共同完成毕业论文的选题工作,并进行开题答辩。 (2)命题及选题对象(资源)。与旅游行业相关的企业、团体及人员均可以参与到论文选题的工作中,或者提出相关的建议、意见。如旅游者(团队)、旅游企业、旅游行业协会、政府旅游行业管理部门、旅游科研机构等。 (3)命题、选题方式方法。学生结合自己的实习、实践环节,拟定或者选择毕业论文的题目。 (4)建立动态式题库。通过每年度论文题目的积累与甄选,建立专业毕业论文题库,并每年结合行业动态进行更新。 2.应用型旅游硕士毕业论文选题模式运行流程 基于实践为基础的论文选题模式,可以按如下流程来运行:①教学单位对选题学生群体进行有关调研与分析→②组织教师建立论文题库(分年度按一定比例强制更新)→③向学生抛出选题、学生初选、教师认可→④学生收集资料(第一轮)→⑤撰写开题报告、教师审查(不合要求者重写或返回第③环节)→⑥学生收集资料(第二轮),第一手资料不得缺失(不合要求者重写或返回第⑤或第③环节))→⑦撰写、修改、定稿→⑧答辩、修改(不合要求者重写或返回第⑥、第⑤或第③环节),最后定稿→⑨归档→⑩总结、评价运行效果。 3.应用型旅游硕士毕业论文选题模式的运行控制 (1)评价模型及评价标准。应用型旅游硕士毕业论文选题的内容,首先是来源于实践的积累和感知,也可以根据旅游行业、旅游相关企业(用户)的需求,来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同时结合指导老师的意见和学生自身知识掌握情况及特点,确定选题,最终由旅游行业、相关的旅游企业在实践中求证、评价。 (2)评价结果及其分析利用。应用型旅游硕士的毕业论文选题以学生的实践为基础,选题来源于实践,其研究结构最终应该对实践具有指导意义,形成良性循环,以符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五、结论 应用型人才要注重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践问题的素质与能力,强调综合应用能力、复合能力的培养,更强调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心以及开拓创业能力的培养。旅游硕士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毕业论文的设计应以实践为基础,解决更多的现实问题,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柏娜.国外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对我国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影响.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 2011,(6). 【2】李晨曦.对于应用型硕士毕业论文(设计)模式的探讨.现代企业教育,2011,(18).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ZI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