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好孩子: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教育读后感》,欢迎阅读!

《好孩子: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教育》读后感 以前读过尹建莉老师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收获颇丰富。在书店看到了《好孩子: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教育》这本书,是台湾洪兰教授的著作,尹建莉老师主编的,便毫不犹豫收入囊中,一口气读完后,与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粗浅感受: 一、好“衣料”需要有好“裁缝”。
洪兰教授在书中这样写道:“资质”就像是一块布,要剪裁成什么样子,全靠后天的努力,料子的好坏只是影响你在缝衣时会轻松一点或者费力一点而已。父母不应该太多注重孩子有多聪明,而应该将教孩子的重心放在品德、毅力上。一个成功的人往往不是这一群中最聪明的人,但是他一定是这群人中最勤奋、最有毅力、最锲而不舍的人。
联系我们平时的生活,有一些父母会怀疑自己的孩子脑子不够聪明,学东西比较慢;也有一些父母会认为孩子很聪明,不太用功都能学好。这两类家长都没有用心反思孩子的品德、习惯、毅力如何,长此以往,“不聪明”就成了阻止孩子进步的绊脚石,“很聪明”也许会成为孩子固步自封的好借口。
洪兰教授通过实验得出这样的结论:一个人的个性、性向、包括聪明才智在内,都是先天和后天共同的产物。如何做父母是学来的,而不是继承来的。如何学习做一个快乐而有智慧的家长是我们共同的奋斗目标。
二、父母的关爱和陪伴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洪兰教授在《半是先天半后天》这一章中这样写道:孩子的大脑发展最适合的地方是温馨的家庭,最佳的营养是安全感,最好的刺激是父母的陪伴。 最近送淳上幼儿园看到了这样一幕:一位身宽体胖的爸爸来接一个小小班的小女孩,爸爸抱着女儿,女儿却一直在哭闹,嘴里喊着:“我要妈妈,我要妈妈!”爸爸耐心安慰女儿,还指着淳淳说:“你看小哥哥都不哭,还是自己走呢。”女儿仿佛什么也没听进去,依然在哭喊:“我要妈妈,我要妈妈!” 爸爸无奈地说:“平时我太忙了,今天好不容易不忙了,我来接你,你还要妈妈!”我很想对这位爸爸说:“不管您平时有多忙,最好每天都抽出时间来陪孩子。”等下次有机会了吧。
摘录洪兰老师的一段话共勉吧:如果常带孩子出去玩,多陪伴孩子,肯在孩子身上花时间,父母可以从中观察到孩子的兴趣,了解孩子的长处。此外还要常念书给他听,让他的想象力能够飞越时空的限制,奔向无限。当他有好行为出现时,夸奖他,让他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当坏行为出现时,改正他,使他能分辨是非,去做符合他能力的事。让孩子认识他所生活的自然环境,他的良好本性自然会发展出来。这样养育的孩子,一方面精神愉快,活得长,可以把基因传下去;另一方面,愉悦的面孔讨人喜欢,讨人喜欢的人会得到别人的帮助,正向回馈的结果会使他更成功! 三、坚持每天运动,让孩子健身更健脑。
柏拉图说:为了让人类有成功的生活,神提供了两种管道——教育与运动。研究表明:运动一方面使人心情愉快,另一方面增加了大脑的血液流动,促进海马回神经营养因子基因的表现,帮助记忆。教育和运动这两种管道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洪兰教授认为:运动可以提高学习成绩,运动是坏情绪的宣泄渠道;运动能治疗“多动症”和抑郁症等。
现在的孩子,课业负担比较重,每天放学回家几乎都和打仗一样,吃饭、写作业、上辅导班、读课外书......为了孩子有充分的睡眠,家长们争分夺秒,不敢浪费一点时间。如果每天早上起床或者放学后,让孩子们有半个小时的运动时间,孩子的学习效率会更高。有的家长可能会说,早上起来太早,孩子还没睡够呢?孩子放学后下楼玩,如果玩疯了,半天也叫不回来,在家写作业也不安心,还不如别让他下楼。建议家长们可以和孩子共同制定一个“运
动公约”,合理安排时间,保证孩子每天的锻炼时间,因为任何时候,孩子的身体都是第一位的。
四、给孩子自由,他才有时间思考与创新。
洪兰教授在《提早入学害处多》一章中这样写道:孩子一出生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他的自由意志。在不过分的情况下,应该给他一点自由度让他享受他的游戏和童年。孩子的时间其实不应该每一分钟都被控制,家长必须留给孩子一点做白日梦的时间。有想象力才有创造力,“自由联想”是创造力很重要的一个来源。科学上很多重大的发明都是在散步、洗澡、心思不被占据,可以自由联想时,突然跑出来的。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到了上学期让班里的孩子们在本子上《我有话说》的小日记,想写什么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我最喜欢批阅的就是这个作业,大部分孩子能把一天当中他认为最有意思、最好玩、最高兴、最难过、最难忘......的事情记录下来,真实生动,妙趣横生,富有童趣,很多孩子在这个作业中思维活跃,妙语连珠,看得我时而哈哈大笑,时而眉头紧锁。给孩子充分的信任和自由,孩子还给我们的必将是快乐与新思路。 五、阅读让孩子全面成长。
阅读的好处很多,英国的教育部长郎凯曾说:“阅读解放我们的心灵,让我们的心智翱翔。”洪兰教授说:“一个有创造力的心灵必须是自由的,它必须不被束缚,而阅读正是解开他的束缚、使它飞翔的金钥匙。在创造力如此重要的今天,让我们从创造力的基本做起,鼓励孩子阅读,打开他心灵的世界,获得足够多的背景知识,放他去展翅翱翔。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阅读不只是为了学习,更能培养孩子的信念和品格;阅读不只让孩子体会阅读中的乐趣,他的恩泽能让孩子受用一生。洪兰教授建议:如果要促进孩子的神经发现,应该鼓励他们多阅读,少看电视。
班里的孩子大都喜欢读书,最喜欢看他们每人手捧一本书,静静地做在座位上读,分享学生小赫对妈妈说的一句话——睡觉时,书在枕边,能闻到书的香气,印墨也有墨香。多有灵气的话语啊,书会更为她最好的朋友。 六、亲子关系好,教育才有效。 爱孩子就要做到不溺爱不苛责。最近的研究发现,父母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可以分成“快乐时间”(陪着孩子、听他说话,一起做他喜欢做的事)和“管教时间”,这两个时间的比例应该是7:1。如果管教的时间超过了快乐的时间,父母要检讨,因为这样教出来的孩子缺乏社会竞争能力。参与孩子的生活不只是时间的陪伴,而是透过轻松的生活场面,把父母理性的处事和与人对话交流的方式教给孩子,学会不用发脾气的方式处理情绪,学习说话表达的艺术。洪兰教授建议孩子多参加劳动,父母和孩子的时候,一定要以身作则。
这是我最应该反思的地方:有时候发现淳淳有一些不对的行为,我会大声批评他,偶尔还会和他生气。现在淳如果有什么想法没有实现,他也会说:我生气了。不过马上就好了。在没有违反原则的情况下,还是心平气和地和孩子交流比较好,免得他今后脾气暴躁,不把心里话说给我听。现在他和爸爸关系特别好,我得加油喽。 七 、现在的你和五年后的差别。
洪兰交流在书的后记《人生苦短 莫负今生》中写到,现在的你和五年后的你差别在:你跟谁在一起和你所读的书。
读后感粗略地记录了我的读书感受,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把这些想法付诸于行动。“行动,就有收获!”坚持读书,慢慢思考,以身作则,不断反思,把握时光,享受生活的每一天。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ZDb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