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思想道德建设说明报告》,欢迎阅读!

学校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 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方面的典型经验
角峪镇中心小学一直把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作为首要任务,常抓不懈。德育工作的特色是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熏陶人;以切实可行的行为规范引导人;以生动活泼的群体活动教育人。学校每学期都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在浓厚、多彩、朝气蓬勃、富有个性的校园文化熏陶下,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情操。
在多种活动的开展中,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一、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1、专业课程开设。依据学校师生实际情况,学校编写开发了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出台了适合本学校的心理活动课模式。几年以来学校一直坚持开设心理活动课。每周一节,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2、辅导活动深入。每学期我们都会根据学生和家长的具体情况和需要,开展心理辅导。辅导内容分为生活辅导、学习辅导、健康知识讲座等。在普及和团体辅导中发现的有明显心理问题的学生,我们积极地进行个别辅导干预。通过交流、咨询,尽力缓解或解除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
3、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做好心育工作。课堂是师生交流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过程中就有诸多心育因素。许多老师在情感沟通,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加强了师生情感交流,优化了学生的学习心理。
4、教师不断加强理论学习。 通过聘请专家讲座辅导、学习研究,进一步指导广大教师,提升自身心理健康水平。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课题实验工作,在办公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每年从经费中抽出部分资金,订购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书籍,如订阅《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心理世界》、《心理与健康》、《知心姐姐》等报刊杂志和相关资料,为教师的专业理论学习提供方便。学校经常组织相关教师进行集中与分散的理论学习,认真做好笔记。通过不断优化教师自身教育行为,从源头上防止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
5、利用学校良好的校园心理环境,充分利用校刊、广播站、黑板报、宣传栏等媒介宣传先进,弘扬正气,努力营造乐观向上的心理氛围。
6、以家校联系为平台,加强家长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重视家庭对学生心理因素的影响, 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实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向家庭延伸。
7、结合少先队活动开展心理教育工作。我校少先队工作规范,活动丰富多彩。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优化了学生的心理品质 二、取得的成效
1、学校层面:从心理健康活动课的模式、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开展、心理健康活动课主题教研等方面,我校得到了区教育局的高度评价。
2、教师层面:全体教师心理素养不断提升,自身拥有阳光的心态,生活幸福,工作愉悦;科任教师在本学科中科学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将心理健康知识点点入地、丝丝入扣地融入到学生的头脑中; 班主任老师将心育运用到班级管理,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和谐。
3、学生层面:开展各种相关活动,使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遍地开花,结出硕果。学生们通过制作主题手抄报,开展主题队会,演讲,征文等不同形式展现了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在丰富的活动中,学生体验到中学生健康心理的精神实质。诸如自信、自尊、悦纳自己……在活动中,增强了信心,提高了责任。 4、家长层面:几年来,我们利用家长会与家长有效沟通,向家长介绍心理知识,多次举行家校心理健康辅导活动,很受家长欢迎。形成了家长与学校、家长与教师之间的三位一体的合力,有效地形成了教育的广泛性和整体性。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ZCix.html